7月6至12日,我参加了上海市老教授协会组织的六盘水七日游。籍此机会,我和我夫人一起重访了我的第二故乡六盘水六枝特区。
经市老教协养老服务中心旅居康养工作站负责人郭克辉老师联系协调,并通过凉都旅行社经理何柳英接洽,7月6日我火车到达六枝南站时,受到了也是三线职工后代的王志峰女士的接站,令我感到非常亲切。我们随即由王志峰女士爱人白先生驾车,来到了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即原六枝矿务局医院的所在地,当地人还称其为矿医。该院工会副主任古诚君和宣传干事刘英亲自在医院门口迎候我们。
面对扩建后的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我自然无法辨认出当年的模样来。我拿出当年的照片也无法比对原貌了。古诚君对我父亲是没有印象的。我出示了一张我与原外科宋平医生的合影,她说宋平医生目前居住在贵阳。我立即拨通了宋平的电话。宋平今年86岁,身体欠佳不适合接电话,我没能如愿。古诚君又答应帮我联系丁毅爷爷。
离开第二人民医院,王志峰带我们驾车沿着医院后面的小山转过去,想看看我插队时的戛石蔬菜生产队所在地。可今非昔比村民全部被拆迁走,见不到房屋毫无踪迹可寻。随后,王志峰又带我们驾车前往六枝火车站,寻访原六盘水煤矿机械厂。原来的六枝火车站已拆,在旧址北面是新建的火车站。该厂已变成盘江六盘水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我在厂门口摄影留念并乘车穿越厂区一览。
我很想知道当地农民的生活状态,尤其是脱贫后的情况。王志峰带着我们沿路经过一些汉族和彝族居民的生活区,找到一户彝族居民,停车与一对夫妇交谈了片刻,了解他们的生活。一路走来,看到昔日举目一片荒山的六枝,如今到处都建成了人丁兴旺的城镇。我宛如隔世,心中很是欣喜。
7月9日,我们团组织参观三线博物馆。市老教协指派孙建珍女士带我前往办公室拜访龙正德先生和欧锦女士。欧锦引导我们单独参观博物馆。
我看到了苏州专区医院欢送胸前佩花的援建六枝矿务局医院4位医生的合影。该照片的合影日期是1965年11月,这是丁毅所在苏州专区医院的照片。我父亲是从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前去援建矿务局医院的,他和丁毅不在同一家医院。1965年苏州在开明大戏院开动员大会,我们全家也到会场目睹。我父亲参加大会并上台发言后,因患腰椎间盘突出在家卧床病休半年,延至1966年才前往六枝。欧锦还引导我们参观了有关六盘水煤矿机械厂的展位,图文资料颇丰。我见到了当年的旧机床,尤其是旧式的车床。当时该厂使用的还是车铣磨刨钻,当时已经听闻有数控机床了,只是煤机厂还没有。我非常兴奋,握住车床的摇手柄,情不自禁地操作起来。
欧锦帮我联系到了六枝矿务局医院的丁毅医生。我当天下午就前往丁毅医生家拜访了他。丁毅医生已85岁高龄,他也还记得我。他当年曾担任过矿务局医院的工会主席,他告诉了我许多医院的人和事,有健在的,有去世的,他还答应试着帮我联系我的师傅孙召岭。 | ![]() |
这次随团出游回到第二故乡六盘水,在众多人士帮助和协调下使我得偿所愿。我还收到了许多六盘水市人大和九三学社的资料,实在弥足珍贵。我父亲1985年曾担任九三学社六盘水市市委筹备组组长,1988年担任第一届主任委员,这是我首次获知此事,徒增我们全家对我父亲的敬意。
数年前,苏州大学医学院(原苏州医学院)院史办的顾闻钟老师,在整理院史时,发现缺失我父亲赵霖的档案资料,就联系我和我的妹妹,我们都无从告知。这次我将把我此行所获的有关资料转达给他,以聊补缺憾。对我而言,这也是我这次六盘水一游的另一大收获!
我在复旦大学的教师岗位上受到党和国家的培养,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获得了党和国家给我的一些荣誉:国家科委和电子工业部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作为三线职工的后代,作为从六枝特区贵州大山中走出来的一个年轻人,我个人所获得的荣誉,理应与我第二故乡的亲人们共同分享。
综此,我要非常真诚地对晋主任的帮助表示万分感激!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
退休教授赵文庆
2025年7月19日
版权所有 © 2024 老教授服务网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2021014882号-1 技术支持 JZD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