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接来到老教授服务网

/

快乐养老

东欧随笔(上)

2016-12-21 10:21:53    作者:游记发布 加入收藏夹

 

写在《东欧随笔》之前

刘鸿模

     刘鸿模水彩肖像.jpg编者按:刘鸿模是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退休教授,曾在安徽农村插队多年,毕业于该校人文学院文艺学专业,主要从事艺术理论、美学理论以及音乐美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2016年5月下旬至6月初,作者随上海市老教授协会组织的“东欧玫瑰之旅”旅行团,前往东欧7国进行了为期17天的游览,实现了他30年前的夙愿。东欧7国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归来后,他整理旅游日记与照片,回忆所走过的风景名胜与所接触到的风土人情,陆续写下了一组随笔,在此与各位朋友分享。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曾参考了同队出游的华东理工大学郑斯雄老师的“东欧半月巡游记”,在此谨表谢忱。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30年前的夙愿

     ——东欧随笔之一

 

临去东欧旅游前数日,我从书架上再度翻出一本书页泛黄的游记——《东欧游踪》。书中夹着的购书发票,清晰地记录了此书购于19865月。

东欧11.jpg

20世纪80年代,东欧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作为一个68届的初中生,我没有系统学过世界地理和历史。我只是依稀知道,那里有巴尔干山、喀尔巴阡山,有多瑙河、塔尔塔瓦河,有黑海、亚德亚里海;知道那里诞生过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居里夫人。尽管我“文革”后成了77级大学生,但除了有限的专业知识,对东欧依然所知不多。回想起来,我对东欧一鳞半爪的了解来自各种混杂的渠道。

由于是喜爱文学的缘故,我略知波兰文豪密茨凯维奇、捷克斯洛伐克的哈谢克(《好兵帅克》的作者)。左联烈士殷夫翻译的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诗句,使得这位匈牙利诗人的名字在中国知晓度甚高。在乡村插队时,我在一户当地知青家中竟然翻到另一本人民文学版的《裴多菲诗集》,这在当时不亚于在黑夜的荒漠中发现了一支燃烧的火把。

记得回沪探亲时,我们躲在插兄家的阁楼上,紧闭门窗,用78转手摇唱机听劫后仅存的几十张黑胶唱片。在聆听贝多芬、莫扎特之余,也听了李斯特的《匈牙利舞曲》、波兰籍的钢琴诗人肖邦的《夜曲》、埃涅斯库的《罗马尼亚狂想曲》和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

当然,最熟悉的东欧人的名字当数伏契克,这个捷克共产党人所写的《绞刑下的报告》中的一节“267号牢房”,由于编入了中国的语文教材,而早已家喻户晓。至今,我还背得出课文中的句子:“从门口到窗户七步,从窗户到门口七步,走过去是七步,走回来也是七步。”

 

东欧12.jpg

  说到革命者,保加利亚的季米特洛夫也是不少中国人都知道的。他曾在法庭怒斥希特勒制造的国会纵火案。此人长期担任共产国际领导人,与中国红色革命有着很深的渊源。而“二战”中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则在让人记住法西斯罪恶与受害者的同时,也记住了一个波兰小镇的名字。

记忆犹新的还有儿时看到过的最早的中外合资企业——中波轮船公司的标志。在对外经济封锁的年代,波兰货轮是上海黄浦江上难得一见的外国船只。在中美建交之前,报纸上还不时会报道,中美两国在波兰华沙举行大使级会谈。这或许是当时中美之间官方联系的唯一渠道。

 

东欧13.jpg

我对东欧零星的了解,还来自“文革”中所看到的东欧电影。当时,南斯拉夫的《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创伤》、《第八个是铜像》, 罗马尼亚的《爆炸》、《多瑙河之波》都曾在中国热映,我们这一辈人几乎都看过这些电影,用电影画面建构了我们心中的东欧印象。记得当时还有这样的顺口溜:“朝鲜电影——哭哭笑笑;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

 

东欧14.jpg

罗马尼亚电影《齐普里安.波隆贝斯库》记叙了作曲家波隆贝斯库短暂的一生。电影主题曲即他所作的《叙事曲》。此曲如泣如诉,哀婉动人,让我深深领略了音乐直指人心的强大力量。

 

东欧15.jpg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对立时期,敢于和苏联赫鲁晓夫叫板的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亚得亚海边的明灯——阿尔巴尼亚领导人霍查、先后5次访华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齐奥塞斯库,也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而匈牙利事件的领导人纳吉以及所谓的“裴多菲俱乐部”,在当时中国的名声似乎一直不佳。而大部分国人对“布拉格之春”的真相也所知不多。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东西方冷战未消,铁幕依旧。中国已经改革开放,而东欧尚处在变革的前夜,团结工会的瓦文萨还寂寂无名,后来在中国名闻一时的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尚未大量译成中文,著名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还没有拍出他的代表作《蓝、白、红》三部曲,灾难深重的“卡廷惨案”还没有公布于众。那时,还很少有中国人远赴东欧,对东欧风土人情的介绍也少之又少。因此,当时在书店,我一看到这本蔚蓝色封面的《东欧游踪》,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

这本书的作者多为在东欧诸国工作的外交官、新闻工作者和留学生,当时能到东欧的中国人不外乎这几类人。从他们的笔下,我对东欧有了更多的了解:华沙城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布拉格老城广场人流如织;多瑙河两岸风景如画;保加利亚的玫瑰节热闹非凡……当时,我就萌生了一个愿望,有生之年一定要到书中讲到的这些地方走一遭。

30年过去了,斗转星移,世事变迁,东欧各国经历了剧变的阵痛,而我也从满头乌发的青年变成了鬓毛斑白的老者。然而,实现30年前的夙愿——到东欧去走一走、看一看,这实在又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

我将用文字和镜头记下此次旅游的一些见闻,虽然会有些琐碎,但毕竟是自己亲历的对东欧诸国的观察和感受,敝帚自珍,也就不揣浅陋了。

 

 广告柱

 ——东欧随笔之二

 

由于从事过若干年世界平面设计史的教学,在东欧旅游期间不由得格外关注当地街头的商业广告。总的印象是,东欧城市街头的广告与国内都市相比,形式较为单一,数量也相对较少。在上海,商业广告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论在马路上,还是楼宇内,或是公交车、出租车内,电子视频广告触目可见,光怪陆离,夺人眼球,大有视觉污染之势。而在东欧城市,动态的视频广告难得一见,纸质的平面广告仍是主要的传播方式。我们所走过的各个小镇,甚至难觅广告踪影。这使得小镇远离了喧嚣的商业气息,保留了传统的安谧、宁静的氛围。

然而,在布拉格、布达佩斯等地乃至旅游景点,我却意外发现,诞生于150年前的“广告柱”依旧赫然挺立在街头路边,成为挥之不去的一道风景。

1860年左右,欧洲城市随着商业的日益繁荣,各种各样的纸质广告也大量出现。广告一多,张贴空间就成了问题,广告管理也让城市管理者大伤脑筋。一个叫李特法斯的德国人从中嗅到了商机,发明了一种专供张贴广告用的“广告柱”。这种柱子用水泥制作,高约3米,直径1.5米左右,安置在街头路边,用来张贴纸质广告。这种柱子也因人而名,被称作“李特法斯柱”(Litfaßsäule)。

 

东欧21.jpg

“李特法斯柱”在德国诞生后,迅速在欧洲各国普遍流行,一时成为除报纸、期刊之外,最重要的广告传播载体。此次东欧旅游所到之处,这种堪称太爷爷级的广告形式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有着强劲的生命力。

在维也纳街头,我看到的广告柱与传统样式几乎没有差别,直径、高度相仿;柱顶如帽,外形也与100余年前相同。这使人顿时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奥匈帝国时期。

 

东欧22.jpg

  布加勒斯特街头广告柱较传统样式作了一点改良,用金属材料制成柱顶以遮挡风雨,用水泥浇灌柱身以张贴广告,但在直径上减少了尺寸。传统的柱身像个膀宽腰圆的硕汉,而现代的柱身看起来比较苗条,像亭亭玉立的少女。

 

东欧23.jpg

在索菲亚所见到广告柱在材质上有了改进,用有机玻璃制成窗户,以保护柱身上所贴的广告,大大延长了纸质广告的寿命。从外观上看,也较为明亮剔透,在传统形式中注入了现代气息。

 

东欧24.jpg

在波兰克拉科夫老城广场,我意外发现了一个广告柱。这种传统的广告载体似乎与周围环境并没有格格不入。青铜色的柱顶显得颇有往日的贵族气派,黄色的广告在广场背景中也并不显得突兀和不协调。

 

东欧25.jpg

更没料到是,在古老的维利奇卡盐矿的花园里,我也看到了一个广告柱。古老的黑色柱顶、圆形质朴的柱身连同所贴的广告,既能引起路人的注意,又不显得别扭,与周围绿色的草木环境十分般配。

 

东欧26.jpg

大多数小镇公共空间难得见到广告柱。然而,在商言商,广告并非绝然不见踪迹,只是出现在店家商铺内外,而且往往设计得十分精美、妥贴,与小镇环境融为一体。在捷克卡拉维发利温泉小镇,我所看到的一则广告堪称设计精品。这是一家售卖服装的小店,店主将广告张贴在开启的门上。广告上,直立的模特双手插入裤兜,修长的身材正与长方形的门形相匹配。广告上只着蓝白两色,显得清新淡雅,毫无俗艳之气,与小镇整体的格调十分吻合。

 

东欧27.jpg

古老的广告柱在今日的东欧街头依然充满活力。据资料介绍,即使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李特法斯柱”的故乡德国,广告柱也依然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这让人领悟到,时代变了,往日的一切并非都必定要成昨日黄花而被悉数弃之身后。如何有效地保存传统、利用传统,这才是当今东西方各国都应思考的问题。

 

 

 绽放的黑玫瑰

    ——东欧随笔之三

 

亚当·密茨凯维奇是19世纪波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波兰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鲁迅称他为“在异族压迫之下时代的诗人,所鼓吹的是复仇,所希求的是解放”。

在波兰旅游期间,我们看到了两尊诗人的青铜雕像。一尊在华沙,另一尊在克拉科夫老城区中央广场。

华沙的那尊诗人铜像耸立在华沙大学附近的草坪上。诗人立在高高的基座上,身披大衣,正视前方,右手抚胸,神情严肃,若有所思。这一姿势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贞。基座下方饰有绿色的橄榄叶所编成的花篮,象征着波兰人民对诗人的尊敬和爱戴。在湛蓝天空的背景中,雕像显得格外崇高、庄重。

 

31.jpg

 

我们的随团导游——一位来自北京的中国留学生Lily提示我们注意脚下的黑色栏杆,其花纹不是寻常的直线或曲线,而是一朵朵黑色的玫瑰。这一构思来自诗人的诗句:即使饱经战火的摧残,这黑色的玫瑰依然绽放。

我低头看脚下的铁制栏杆,果然与众不同。生铁制作的黑色玫瑰枝繁叶茂,花叶彼此缠绕,花朵盛开绽放。铁质的花瓣全无自然花瓣的娇嫩、柔弱,而是充满刚劲、韧性的气质。

32.jpg

“黑色的玫瑰”,一个多么富有质感和内涵的意象。

其实,在现实中,黑色会大量吸收阳光,黑色的花瓣易被阳光灼伤。所以,在大自然中几乎没有纯然黑色的花朵。诗人将娇嫩的玫瑰想像成黑色,是要以此象征波兰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抗争的英雄气概。

在色彩的世界里,黑色有着特殊寓意。黑色意味着刚硬、顽强与决绝,也意味着悲哀、痛苦与死亡。记得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曾记叙主人公葛利高里在埋葬了情人阿克西尼亚之后,抬头仰望,“看见自己头顶上一片黑色的天空和一轮耀眼的黑色太阳”。“黑色的玫瑰”与“黑色的太阳”都采用不合情理的比拟,在艺术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肖洛霍夫试图以此揭示格里高利悲痛欲绝的心情,而密茨凯维奇要表现的是波兰人民追求自由、向死而生的巨大勇气。

在克拉科夫老城区中央广场,我们看到了另一尊诗人的铜像。灰黑色的大理石基座,层层叠叠,诗人耸立在最高一层。诗人脸部向左微微倾斜,神情略显忧郁,不知是在构思即将完成的诗作,还是在担忧祖国未来的命运。雕像基座下面四个方向,还塑有四个女性的形象,分别象征祖国、科学、勇气和诗歌,概括了诗人毕生所作出的贡献。

33.jpg

据说,这尊雕像落成于1898年6月16日,恰逢亚当·密茨凯维奇诞辰100周年。这尊雕像在1940年曾经毁于纳粹之手,战后才被修复如初。每当圣诞之夜,诗人铜像下便会布摆满鲜花。

离开中央广场时,我再次打量诗人的铜像,一只小鸟恰好停在了诗人的头顶上,这幅天人相谐的景象令人感动。我迅速将这一景象收入了镜头之中,并再次想起了诗人的诗句:“即使饱经战火的摧残,这黑色的玫瑰依然绽放。”

波兰赤子

     ——东欧随笔之四

    肖邦是波兰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16岁时,他进入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久就名闻遐迩。1830年以后,他携带了一杯祖国的泥土去国离乡,周游欧洲各地,尔后客居于巴黎。1849年,37岁的肖邦死于巴黎。按照波兰的习俗,人死后如果不能返回故乡,要让心脏回归故土。故音乐家临死前,特意嘱咐姐姐将自己的心脏送回祖国。

    在华沙,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教堂是始建于1294年圣十字教堂,肖邦的心脏就珍藏在这里。教堂中央有一根白色大理石立柱,上面刻有肖邦的浮雕头像。浮雕下方有一块矩形的石碑,镌刻着若干行波兰文字,大致能读出的是肖邦的全名。音乐家的心脏就安放在这根石柱之中。据说,纳粹德国空袭华沙时,一颗汽油弹落在了教堂内,12位僧侣奋不顾身冲向了存放心脏的盒子,其中7人为之献出了生命(另一说:起义者赶在德军轰炸前取出了存放肖邦心脏的水晶盒,将其转移他处)。战后教堂重建,肖邦的心脏于1945年10月17日即音乐家忌日那天被重新安放至此。

 

41.jpg

教堂内庄严肃穆,一片寂静。但站在安放肖邦心脏的石柱前,我们的心却无法平静。在离音乐家的心脏如此之近的地方,他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步出圣十字教堂,沿着比克拉夫大道北行,路过了修建于18世纪的拉齐维乌宫。这是华沙最大的宫殿,如今是波兰总统府。1818年,8岁的肖邦就是在这里举行了首次钢琴演奏音乐会。

那天下午,我们还游览了瓦津基公园。这座公园始建于18世纪,当时正值波兰末代国王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统治时期。公园里有大面积的水面,是国王消暑的夏宫,历来也有“水上宫殿”的美誉。因公园内有肖邦的雕像,故人们又称之为“肖邦公园”。

    走进公园大门不远,就能看见草坪之后,面水而立的巨大的肖邦青铜雕像。

 

42.jpg

  雕像整体设计可谓匠心独运。肖邦坐在一棵大树之下,双腿向左弯曲,双臂伸向左方,但躯干与头部却转向右侧。这一坐姿既保持了平衡,又隐含着内在的动势。同时,大树树干也向左倾斜,呈现明显的斜柱线,形成了更为强烈的动感。然而,树枝却反向延伸而出,似表现狂风大作,大树迎风而立,任凭狂风吹打,宁折不弯之势。树干向左,人身向右,树与人彼此反向而塑,两者之间形成了极大的张力,使得整个雕塑浑然一体,有着很强的整体性。

    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雕塑家对树枝的艺术处理。虬曲延伸的树枝,骨结突出,既是树枝,又像人的一只大手。雕塑家如此处理,显然有着独特的寓意。手,是人类生活、劳动的重要器官。恩格斯曾说过,历经数十万年的劳作进化,人的手才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在这个基础上它才能仿佛凭着魔力似地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以及帕格尼尼的音乐”。而钢琴家的手更是完成作品演奏必不可少的工具。钢琴家在演奏时,双手运指如飞,翩翩如蝶,恰似在键盘上表演的舞蹈。雕塑家将树枝与钢琴家的手合二为一,让无声的雕塑仿佛也能传递出美妙的琴声。

    肖邦的创作多为钢琴曲,体裁多为叙事曲、夜曲或船歌之类。他注重表达自我的精神世界,把钢琴当作了倾诉内心独白的途径,因此,人们把他称作“钢琴诗人”。

    肖邦的精神气质与中国人最为接近,所以在诸多西方钢琴作品中,中国钢琴家演奏得最好的恐怕就是肖邦的作品了。1955年,傅聪在波兰举行的肖邦钢琴大赛中取得了第三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在世界级钢琴比赛中所获得的第一个奖项。而到了2000年,刚刚年满18岁的李云迪在此项赛事中获得了金奖。傅聪说过,肖邦的音乐恰似李后主的词,表现的尽是浓浓的家国之思;肖邦的音乐旋律又像黄宾虹笔下的化境,有着自由自在的线条。傅聪还说,他听肖邦的E大调夜曲作品62,心中竟然升起欧阳修笔下“泪眼问花无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意境。

    离开瓦津基公园,正值夕阳西下。晚霞映照下的肖邦铜像,在墨绿的松柏衬托下,更增添了几分苍凉与悲壮。

 

 找回历史

——东欧随笔之五

在国内旅游,最令人讨厌的就是“新古董”。往日的楼台亭阁、城墙牌楼明明早已毁坏多年,但有些地方却偏偏热衷大兴土木,建楼盖屋,力求重现当年繁华。然而,这类做法却吃力不讨好。修好的亭台楼阁、商铺民居,虽然美轮美奂,但丝毫没有历史的沧桑感,明眼人一看就知是假的,只会望而生厌而游兴索然。

华沙老城与皇宫其实并非原汁原味的古建筑,而是重新建造的巨大的“新古董”。但是,无论行走在华沙老城,还是遥望皇宫城堡,却丝毫没有那种在国内看到“新古董”的心理,相反,涌起的是对华沙古城凤凰涅槃、欲火重生的尊重与敬仰。

 

51.jpg

“二战”期间,华沙军民举行反抗纳粹的起义,遭受了德军炮火的疯狂报复。华沙城建筑毁坏近百分之八十,整座城市几成废墟。在战后百废俱兴、重建家园的之际,华沙人提出要全面恢复古城与皇宫建筑。幸亏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在城市被毁之前,勘测了所有的古建筑,绘制了详尽的图纸,珍藏于山洞。战后,华沙人根据这些图纸,奋战多年,一一恢复了往日老城街区的教堂、商铺、民居区,以及广场,重建了恢弘壮观的皇宫城堡。为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破例将重建的华沙老城区与皇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52.jpg

这些建筑修旧如旧,力求保留往昔的风貌。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红色的宫墙在湛蓝的天空下分外耀眼;齐格蒙特三世纪念碑巍然高耸,青灰色的盔甲反射出道道寒光;老街广场上,美人鱼紫铜雕像栩栩如生,光照可鉴;圣约翰教堂的红墙黑门,色彩鲜明,对比极其强烈。

53.jpg

华沙人还特意在老城入口处留下了一段残破的城墙,为的是让人们永远记住纳粹给华沙留下的创伤,“此恨绵绵无绝期”,从而唤起人民对法西斯的警惕,防止任何纳粹妖雾卷土重来。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一书中写道:“最伟大的建筑物……是民族的宝藏、世纪的积累,是人类社会才华不断升华所留下的残渣。总之,它们是一种岩层,每个时代的浪潮都给它们增添冲积土,每个人都在它上面放上自己的一块石。”建筑同人的生活与历史相依相存。古老的建筑都是当地历史、文化的承载者与见证者。重建被战争毁灭的老建筑,就是找回往日的历史与记忆,让往事有迹可寻,让传统有实为证,让历史得以延续。华沙人的远见与气魄着实让人钦佩。

归来不久,就去听了长篇小说《繁花》的作者、茅盾文学奖得主金宇澄先生的演讲,主题是正在消失中的上海老建筑。金先生说得好:老房子拆了,历史就没有了。战后华沙人的主题词是“重建”,而在中国充斥于耳的则是“拆迁”。中国很多古城,在失去了往日风貌的同时也失去了往日的历史与文化。更值得值得深思的是,我们无数古老的建筑没有毁于战火之中,而是毁于现代人的“拆迁”之手。个中滋味怎一个“拆”字了得。

华沙之行,令人深省。

广   

      ——东欧随笔之六

欧洲的旅游特色,上海人用中国餐馆常见的菜品“宫保鸡丁”一言以蔽之。“宫”乃宫殿;“保”乃“堡”字谐音,即城堡;“鸡丁”与沪语“尖顶”谐音,指的是有尖顶的哥特式教堂。这一概括的确十分精辟,然而毕竟是一种戏说,讲得并不全面。走过东欧的不少都市与小镇后,发现无论城镇大小,东欧各地皆有相当不错的广场。广场也可谓欧洲旅游“宫保鸡丁”外的又一特色。

广场有大有小,大可容纳千人、万人,小则仅在方圆百步之内,微型广场更是只有数十步大小。但广场无论大小,中间一般都有雕像或喷泉,周围有教堂、市政厅、商铺、咖啡馆。广场一般位于城镇的中心,四周都有建筑,空间相对封闭,但通往广场的路则四通八达,往来极为方便。广场空间可谓有合有开,极易聚集人气,又可快速疏导人流。广场周围建筑除教堂之类,大多只有数层之高。身在广场之内,不会因周围建筑过高而感到压抑。

游客来广场当然仅仅只是观光,而当地人来此,则可到教堂做礼拜,到市政厅办事,到商铺购物,到咖啡馆小坐。当然也可以坐在广场边的椅子上或者雕像边无所事事,只是发呆,看人来人往。逢到国家或宗教节日,这里可以举行集会。假日里,这里也可以举行广场音乐会、舞会,与众人同乐。由此可见,广场的功能十分齐全,足以满足当地百姓社交、购物、礼拜、观赏、休闲以及办事等诸多需要。

捷克的布拉格老城区中心广场是我们此次东欧之行所到的最大、最美、最富有观赏性的广场。广场西北角是建于14世纪的泰恩教堂,左右两个哥特式的尖顶如同两把黑色的火炬直指蓝天。广场南面是同样古老的市政厅与钟楼,钟楼外墙斑斑驳驳,但上面的自鸣钟却精美异常。广场西面是著名卡罗利努姆宫,它是查理大学最古老的建筑物。广场中心,是被罗马教廷处于火刑的宗教改革者扬·胡斯雕像。广场四周耸立着白色、红色、绿色、湖蓝色等各种颜色的建筑,数不清的咖啡馆、饮品店、古董店与特产店等分布其间。

61.jpg

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游客或在广场上漫步倘佯;或在咖啡馆闲坐小憩;或席地而坐,听歌手引吭高歌。化妆成小丑的艺人挥舞手中长棍,抛洒出一个个巨大的肥皂泡。孩子们跟着飞舞的肥皂泡奔跑、跳跃、尖叫、欢笑,乐此不疲。每到整点时分,游客便聚集在钟楼下,等待钟声齐鸣,神偶旋转,而后又作鸟兽散,行走到广场各处。

62.jpg

广场的东南,钟楼对面,有一家出售精美的波西米亚水晶的商店。不少旅友在此买到自己心仪的水晶首饰和工艺品。

我们还走过布拉格的瓦茨拉夫广场,那里耸立着捷克国王瓦茨拉夫骑马雕像。19688月,苏联的坦克就曾隆隆驶过广场大道。次年,布拉格的两个年仅20岁上下的青年,也是在这里先后自焚,以抗议苏联入侵。

63.jpg

我们游览过克拉科夫老城中央广场,那里有波兰文豪密兹凯维奇的雕像;有建于16世纪的古老市场;有原为市政厅的哥特式塔楼;还有著名的圣玛丽教堂。

64.jpg

与上述广场相比,布拉迪斯拉法老城广场可谓是袖珍型的广场。广场虽小,但中心有精致的喷泉雕塑,四周有带钟楼的教堂,有一幢幢色彩纷呈的小楼,有各种店铺。广场西侧的椅子后面,有著名的法国拿破仑士兵的雕像,吸引了不少游客与之合影。记得那天临近黄昏,不少旅友们在此闲坐了很久。

65.jpg

  十分难忘的是,我们曾在捷克的百威小镇住过一夜,宾馆就在小镇广场的东侧。夜幕降临,晚霞尚在天边辉映。广场周围灯火闪烁,映衬出巍峨的教堂、市政厅以及其他建筑的身影,也划出了四周高低起伏的天际线,让人恍惚之间仿佛进入童话世界。

66.jpg

在东欧各地,还有一些与综合性广场功能不一的纪念性广场。此类广场往往具有某些重大的纪念主题,占地面积较大,视野比较开阔。广场中心往往设有引人注目的纪念性雕塑,氛围庄严、肃穆。

  布达佩斯的“英雄广场”是最典型的纪念性广场。

 

67.jpg

这座广场始建于1896年匈牙利建国的“千年庆典”。广场呈对称性布局,中间是千年纪念柱雕塑群,两侧分别是匈牙利美术馆和艺术馆,均为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广场中央立有36米高的纪念柱,柱顶站立着展开双翼的天使加百利。天使右手举着皇冠,左手举着双十字。纪念柱基座正中是匈牙利马扎尔民族英雄阿尔帕德王子威武的骑马雕像。在他的身边是6个彪悍的游牧民族族长的骑马雕像。纪念柱与雕像侧后,还建有两排弧形的柱廊,矗立着14座匈牙利不同历史时期的杰出人物的雕像。柱廊四角的顶端,又有四组雕像,分别反映战争与和平、劳动与爱情、知识与光荣等主题。所有的雕像无不形象逼真、粗犷豪迈、气韵生动,堪称雕塑艺术的上品。纪念柱前方,有一方用白色大理石制作的象征性棺枢,纪念匈牙利历代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

 

68.jpg

  整个“英雄广场”设计浓缩了匈牙利千年的历史,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准确表达了纪念主题,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了匈牙利人民对历史传统的尊重以及对国家美好未来的向往。这座广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确是名至实归。

 

69.jpg

与东欧各国的广场相比,我国的大多数广场的功能未免有些单一,缺乏人气。上海的人民广场以往主要供群众集会。“文革”以后,群众集会几乎不见踪影。诺大的广场除了南端博物馆处尚有少量绿地,其余空间均空空荡荡,除了供东西向车辆来往,几乎失去了广场的功能作用。在寸土寸金的都市,这未免十分可惜。大连是我国广场最多的城市,但相当部分广场大而无当,或者至多只起绿化作用,前无村,后无店,与百姓的生活相距遥远。

考察东欧的广场,或许对我国广场的建设不无借鉴。

   

      ——东欧随笔之七

    城堡,是欧洲旅游的特色。每到一地,旅游者必进当地城堡一游。

欧洲的城堡是中世纪的产物,大多兴建于公元9世纪至15世纪时期。当时欧洲各地,群雄蜂起,风烟弥漫。权贵豪杰为抢夺土地和财富,动辄兵刃相见。强者横扫千军,攻城略地,势不可挡;弱者则往往丧权辱国,倾家荡产,人财两空。于是,各地贵族为保家卫国,纷纷修建起高大坚固的城堡。一时间,数以千计的各式城堡遍布欧洲各地。

城堡一般筑于地势险要的山坡、山崖之上。外墙皆以巨石垒成,坚不可摧。城堡上筑有塔楼或角楼,可俯瞰周围动静。城墙则有城堞或炮眼,便于守军防卫。城堡内有栈梯暗道,上下往来,四通八达。在冷兵器时代,这样的城堡可谓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强攻往往几无可能,奇袭一般也难以奏效,而设法买通内部的变节者则或可兵不血刃而取胜。故欧洲历来有“堡垒往往从内部攻破”一说。可以想见,围绕城堡,欧洲古今大地曾出现过多少腥风血雨的故事,也上演过几多密谋于暗室、策划于黑夜的“木马计”。

此次东欧之行,我们前后游览了10个各具特色的城堡。

捷克克鲁姆洛夫城堡是最美丽的城堡。

 

71.jpg

城堡位于被蜿蜒的塔瓦尔河环抱的克鲁姆洛夫小镇的东北山坡。从山下仰望城堡,可以看到通往城堡的多层石砌栈道。

 

72.jpg

这座城堡兴建于13世纪,屡经扩建,形成了大型的建筑群,是捷克境内仅次于布拉格城堡的第二大城堡。城堡中有若干个大小不等的院落,每个院落四周都有精美的小楼。值得一提的是,各幢小楼的墙面都绘有形如整齐石块而带阴影的矩形图案。原来,小楼的外墙壁原本均为平面,建造者为了造成凹凸不平的立体效果,特意绘上了这种图案。这样既大大节省了建造成本,又形成了很好的观赏效果。

 

73.jpg

  从院子里,可以看到城堡高大的标志性建筑彩绘塔。塔身五颜六色,具有波西米亚美术的特色。

 

74.jpg

登上塔楼,美丽的克鲁姆洛夫小镇尽收眼底:塔瓦尔河逶迤曲折,绕过小镇;鳞次栉比的红色房屋层层叠叠,连成一片;圣维塔教堂哥特式的尖顶高耸入云,小镇周围草地树林郁郁葱葱。

75.jpg

罗马尼亚布朗城堡是最富有神奇色彩的城堡。

城堡筑于山岗之上,背依高岭,地势十分险要。

76.jpg

  城堡有四个角楼,据说,守军可从角楼向敌军扔掷石块、火药或泼洒热水。角楼之间有起起伏伏的走廊相连,便于士兵调遣增援。走廊外墙上布有众多射击孔,可望到城堡外各个角落。

77.jpg

1897 年,爱尔兰作家斯托克创作的小说《德古拉》就是以这座城堡为背景,塑造了可怕的吸血鬼的形象。于是,城堡也由此增添了许多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惧气氛。

  从漆黑的暗道盘旋而上,是进入城堡的唯一通道,也是体验城堡氛围的前奏。

78.jpg

进入城堡的房间,室内只有小窗采光,显得幽暗阴森。

79.jpg

武器陈列室内,有大刀长矛、盔甲盾牌以及众多不知名的奇异兵器,寒光闪烁,令人遥忆城堡曾经的烽烟。

791.jpg

有趣的是行走在城堡的走廊上,可以看到对面走廊窗内的旅友。大家彼此相望,摄影留念,发出笑声一片。

城堡内还有一面紫铜大锣,悬挂于墙。不少旅友上前手抚铜锣,期待好运降临。

792.jpg

罗马尼亚锡纳亚的佩雷斯城堡是最为奢华精致的城堡。

这座从1869年至1914年所兴建的城堡,是国王卡尔一世的王子夫妇的居所。整栋建筑已经不复中世纪城堡的功能与风貌,几乎就是一座富丽豪华的皇家别墅。厅堂楼阁使用了大量极为贵重的木料,并且处处雕刻了精美繁复的花纹,所到之处,目不暇接,而奢华之风,也令人叹为观止。王子仍健在,目前生活在瑞士。他将城堡的使用权让渡给罗马尼亚政府,使得城堡成了热闹的旅游景点。

793.jpg

捷克赫鲁波卡的白色城堡是最富有童话色彩的城堡。

这座城堡始建于公元13世纪,原为哥特式风格的建筑。随着主人的多次更替,城堡历经多次改建,原先的建筑又加入了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巴洛克和新哥特式艺术风格。最后的主人按照英国温莎城堡的样式再度进行了改建。故这座城堡已融和欧洲各个时期建筑的风格而难以归类。

794.jpg

  城堡内外上下皆为白色,格调素雅洁净。城堡四周有不高的塔楼,楼顶排列着整齐规则的城堞。最高的塔楼位于城堡北部,高度不超过过三十米。大门把手是人首与鸟饰的紫铜雕塑,精雕细凿,已经被游人摸得金光闪亮。城堡内建筑装饰尤以阳台最为繁复,栏杆曲线回环,令人目眩。建筑墙面上还饰有带着长长鹿角的鹿首,尽显贵族气息。

795.jpg

东欧的一些大型城堡实际上是城堡、宫殿、教堂合一的大型建筑群。如布拉格城堡、布达佩斯的城堡山、保加利亚的查雷维茨城堡,以及普罗夫迪夫老城城堡。这类城堡占地面积巨大,城堡内有皇家宫殿,有家族教堂,有花木茂盛的花园,有御敌的城墙、瞭望塔和壕沟。庞大的布拉格城堡内甚至还有街市小巷,有匠人的工场与商人的店铺,无异于一座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城市。

796.jpg

 至于布达佩斯的渔人堡是建于20世纪初的城堡式观景建筑,虽云也系渔民出于自我防护而建,其实也就是一说而已,实际已与往日城堡并无多大关系,故在此存而不论。

797.jpg

许多城堡历经战火、地震或其他灾难,往日的塔楼已经随风而逝,化作一片狼藉的断垣残壁。我们走过的维谢格拉德镇的“云堡”、查雷维茨城堡都已成这样的废墟。而布拉迪斯拉法古城堡除了少许残存的旧墙,现存建筑系现代重新兴建,早已不是往昔的风貌。

798.jpg

有花的窗台

      ——东欧随笔之八

行走在东欧的城市或小镇,有鲜花的窗台是处处可见的风景。窗是平常的窗,花是普通的花,但是有了鲜花,窗台顿时就变得不同寻常。

81.jpg

有花的窗台是建筑最好的装饰。东欧民居外墙往往涂有各种颜色,赤橙黄绿,异彩纷呈,本来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而窗台摆上鲜花,是地地道道的锦上添花,更给建筑带来迷人的风采。

82.jpg

建筑毕竟是用石头、木材、水泥以及玻璃等没有生命的物质材料建造的。没有鲜花装点的建筑即使再美,也缺乏鲜活的生命力。然而,窗台上有了鲜花,这建筑仿佛就有了呼吸,有了生气,也有了灵性。鲜花邀来了春风,唤来了春雨,引蝶招蜂,将自然的风景带到了家家户户的窗前。

83.jpg

在布加勒斯特的大街旁,我看到一幢老楼,大约都有上百年的历史。石柱上的雕饰积满陈年的黑垢,粗粝的石墙也蒙上了岁月的烟尘,就像“尘满面,鬓如霜”、刻满皱纹的的老人。然而,二楼的窗台上放置了几盆鲜花,红色的花朵开得鲜灵,开得火红。鲜艳的色彩、嫩绿的花叶使老楼变得年轻几分,一如“老夫聊发少年狂”“菊花须插满头归”。有着鲜花的窗台似乎让百年老楼返老还童。

84.jpg

在保加利亚宁静、肃穆的里拉修道院,我在修士们居住的地方,也看到了摆着鲜花的台阶和栏杆。这充满活力的鲜花让这有着千年历史的修道院也焕发出勃勃生机。

85.jpg

走过很多小镇,许多人家往往门户紧闭,难以见到主人。但是,我知道,窗台上放置鲜花的主人一定热爱生活,热爱自然。那些鲜花一盆盆开得灿烂,没有残枝败叶,一定经过主人精心的料理与伺候。虽然无缘与屋主谋面,但那花朵已经透露了那一个个爱花人的心地和情趣。

86.jpg

在捷克的卡罗维发利温泉小镇,我正驻足一栋小楼前,兴致勃勃地打量二楼窗台。突然,窗户打开,一个老人探出身来给窗台上的花浇水。他向着我微笑,我也向他招手示意,并且指指手中的相机。他明白了我的意思,微微点头。我立即将老人浇花的身影收入了镜头。

87.jpg

有花的窗台与其说是利己,满足主人爱花的需要,其实更多地还是利他,给过往的路人带来了眼福,无形中构筑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想起卞之琳先生的小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88.jpg

从东欧归来,常常想起的并非是那些著名的城堡与教堂,而是那些寻常的开满鲜花的窗台。

中国元素

   ——东欧随笔之九

 

穿行于东欧诸国,走马观花,不时能见到各种与中国有关的事物,概称之为“中国元素”。

在华沙、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我们逛了几家超市。在欧盟各国中,东欧各国与中国的贸易往来相对较少。中国与欧盟中经济最为发达的德国2014年双边贸易总额达1777.5亿美元,超过了中国与东欧诸国双边贸易额之总和。其中,中国和波兰为161.9亿美元,位列第一;中国保加利亚最少,只有区区18.6亿美元。上述数据,与我们进入东欧诸国超市的印象基本一致。在我们所去过的超市中,来自中国的商品并不多见,似乎不会遇到在美国动辄会买到“made in China ”商品的情况,来个“出口转内销”。中国商品在华沙超市尚不时可见,而在索菲亚则几乎不见踪影。看来,中国与东欧各国的贸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东欧诸国的大街上,商业广告本来相对就较少,远逊于国内的各大城市。但是,我们还是捕捉到了一些来自中国企业的广告。其中,华为电脑、手机的广告出现得最多;其次,就是联想电脑。这也与这两家企业近年来走向世界的步子相吻合。至于其他中国企业产品的广告几乎没有见到。在华沙,充当地陪导游的中国留学生Lily告诉我们,近年来华为手机是讲究实惠的华沙人之首选,其次才轮到韩国的三星,而横扫世界的Iphon则几乎没有市场。当然,这种现象也与华沙人的经济收入不无关系。

91.jpg

  在东欧各国首都,几乎都能见到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营业机构以及广告。中国的银行一般都开设在市中心繁华地段,广告牌也都高高竖起,十分引人注目。金融服务总是与经济发展、贸易交往同步发展。中国的银行开始进入东欧,传递了中国与东欧各国贸易发展的信息。

92.jpg

在从华沙到克拉科夫的途中,我们竟然看到了路边有一家“义乌小商品批发”的广告牌。车速太快,来不及看清广告牌后面店铺的情形。但毫无疑问,义乌小商品早已走向了世界,并且也已经走进了东欧各国。在华沙城郊的路边,我们还看到悬挂着诸如“中国服装批发”“中国百货城”和“皮鞋店”之类的汉字店招。从门口停的不少汽车来看,这些商店的生意应该不会太差。在许多旅游景点,街边货摊陈列的木刀木枪、卡通娃娃之类的儿童玩具,相当眼熟,显然是来自中国的小商品。我们买的最多的是印有各地名胜的冰箱贴,虽然没有注明产地,恐怕也是出自中国的某个乡村企业。

93.jpg

  在来东欧之前,我特意看了本若干年前出版的《中国人在东欧》一书。书中写到,自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不少中国人来到东欧寻求商机。这些中国人开始只是小打小闹,来回背蛇皮袋,当倒爷,从中国贩来各种廉价商品。后来少数成功者越做越大,开始租赁办公楼,聘请当地翻译,开办起正式的贸易公司,渐渐成了腰缠万贯的富翁。当然,也有人经营不善,或遭遇黑道抢劫,弄得血本无归,甚至家破人亡。目前,在东欧各国都有不少中国商人,多则数万人,少则也有数千人。可惜,我们整日都在旅游景点转悠,没有见到前来经商的同胞。

94.jpg

华沙因有肖邦铜像而被称之为“肖邦公园”的瓦津基公园与中国的缘源颇深。18世纪下半叶,中国风一度流行于欧洲皇室和贵族阶层。当时的波兰国王将从瓦津基公园通往夏宫维兰诺夫宫的道路命名为“中国大道”,全长5公里。目前,公园正在原址重建1100米长的“中国大道”,我们路过了其中尘土飞扬的一段,见到了一块由中国五矿集团树立的金属铭碑,上书“中国大道由皇家瓦津基博物馆的赞助单位出资复建”。最近,工程正在加紧进行,恐怕是为了迎接习近平主席访问波兰。

95.jpg

   近年来园方还与中国北京的恭王府管理机构合作,在院内修建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由于公园太大,我们没有逛到那里,无缘一睹建于来自中国的楼台亭阁。此外,据介绍,1958年至1970年间中美大使级会谈地点就在瓦津基公园的梅希莱维茨基宫二楼会议室。

96.jpg

  尽管近年来前往东欧的中国游客日益增多,但是各个旅游景点一般没有中文说明,这不免给中国游客带来很大不便。但在布达佩斯巡游多瑙河的船上,扩音器来传来了中文解说,这使我们颇感意外。多瑙河上大桥横跨,两岸建筑林立。简短的中文解说,让我们得以见其景,闻其名,知其事,明白了许多关于多瑙河的事情。

97.jpg

在保加利亚玫瑰谷的卡洛菲尔小镇,我们参观了保加利亚著名诗人、革命家博特夫纪念馆。在那里意外地看到一尊中国人为诗人树立的雕像。雕像下面有用中波两国文字书写的碑文:“赫里斯托 · 波特夫是一位传奇的保加利亚革命诗人和民族英雄,他的诗歌反映了被压迫人民的真实感情,充满了与外国侵略者不懈斗争的革命精神。波特夫用他对自由和人权的热情激励着他的追随者们,最后他兑现了誓言,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理想。”立碑者署名为“袁熙坤”。

98.jpg

  归来后在网上查到,这位袁熙坤先生是著名画家、雕塑家,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曾创作了数十座世界名人雕塑作品。2014年袁熙坤先生为波特夫创作了一尊雕塑作品,安放于北京朝阳公园国际友谊林内。当时正逢中保建交65周年,正在访华的保加利亚总理参加了塑像揭幕式。卡洛菲尔小镇的那尊雕像与北京的那尊或是根据同一作品翻模铸造的。

99.jpg

在保加利亚帕韦尔巴尼亚小镇路口,有一家出售手工针织衫的小店,女店主正坐在门前的小桌旁用金属针编织围巾。我们上前与之交谈。她听说我们来自中国上海,马上就告诉我们,她女儿正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留学,学的是美术设计。语气中充满了母亲的自豪与骄傲。小店橱窗设计也不落俗套,看来是出自那位在中国留学的女儿之手。

991.jpg

在保加利亚玫瑰节巡游的队伍中,忽然远处传来一曲耳熟能详的中国吹奏音乐,旋律悠扬,技巧纯熟,中国味十足。等队伍走近,方才看到吹奏乐器的是个洋小伙,他手里拿的竟然是中国的唢呐。阳光下,唢呐金光闪烁,高亢激昂的中国音乐给满街带来了欢乐。巡游队伍匆匆走过,无从上前与之交谈,很好奇这洋小伙在哪儿学的这套本事。

992.jpg

说到中国元素,自然少不了中国餐馆。在国外旅游,最担心的是吃不上中国饭菜。但是,此次东欧之行,我们绝大部分都是在中餐馆就餐,吃的是正宗的中餐。关于中餐馆,笔者拟专写一文,故此处从略。

行走在东欧,不时能遇到各种“中国元素”。这些零零星星的痕迹,让我们窥一斑而见全豹,深切感受到中国走向世界而世界走向中国的足迹。这或许正体现了旅游的意义,亲身经历所获得的体验最为真切,也最为深刻。

相遇音乐

       ——东欧随笔之十

 

在国外旅游,语言不通,往往影响人际交流。好在世界上还有音乐这种无需翻译的语言,它超越了民族、国度,是沟通彼此、联结人心的桥梁。

在浦东机场候机厅,我见到一大群活泼的外国中小学生,他们穿着一样的服装,都是灰色针织衫外套一件鲜红的马夹。登上飞机,才发现他们和我们是同一航班,都飞往德国的法兰克福。他们的座位就在我们的前面数排。刚刚坐定不久,机舱内突然响起来一阵美妙动听的歌声。寻声望去,唱歌的正是这群外国孩子。这歌声声部协调、整齐和谐,显然训练有素,非朝夕之功。不一会儿,有孩子三三两两走过我身边的过道,我叫住两个孩子,与之交谈,才知道他们来自德国的巴伐利亚,是当地童声合唱团的成员。10天前,他们来到中国,先后到过北京、武汉、广州和深圳,最后来到上海。他们分别与各地的中国学生合唱团作了交流,现在乘飞机返回德国。男孩让我看胸前用中德两种文字印制的合唱团标志,由于机上灯光黯淡,我看得不甚清楚。这时,空姐招呼男孩们返回座位。虽然不能和他们再继续交谈下去,但是,孩子们的歌声足以体现了他们兴奋的心情和良好的素养。

11.jpg

我们游览东欧的第一站是波兰华沙。华沙是“钢琴诗人”肖邦的故乡。我们在圣十字教堂瞻仰了安放肖邦心脏的石柱,在瓦津基公园观看了肖邦的塑像。在华沙街头,还看到了著名的“肖邦凳”。所谓“肖邦凳”其实是一种音乐录音装置。凳子由金属制成,凳面上雕刻有大街上各处安有“肖邦凳”的地点。按动其中的按钮,凳内隐藏的喇叭就会放出一段肖邦音乐的录音。在肖邦的故乡,聆听肖邦的音乐,真是一种美妙的体验。华沙人热爱肖邦,普及肖邦音乐的做法也十分值得赞赏。

12.jpg

在捷克的温泉小镇路边,我们看到一种有趣的音乐装置。地面上镶嵌着九块方形铜板,用脚碰触其中任何一块,都会发出清脆悦耳的乐音。几个孩子在上面,或用单脚踩踏,或用双脚碰击,铜板接二连三地发出音响,汇成一首即兴的快乐乐曲。这种音乐游戏特别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他们在上面跳跃、踩踏,兴奋得小脸通红。周围的游客也看得乐不可支,叮叮咚咚的乐曲感染了附近所有的人。

13.jpg

游览华沙的老城广场,那里正举行主题为2016布拉格民族之心”的广场音乐会。从广场张挂的节目单来看,音乐会要连续举行多日,每天上演来自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

14.jpg

舞台就搭建在古老的泰恩教堂前不远处。穿着欧洲民族服装的演员轮番上场,或引吭高歌,声遏云天;或演奏民族乐器,铿锵作响。来自不同国度、操着不同语言的听众全神贯注,观看着舞台上的表演。

15.jpg

后排几个站立着的年青父亲,干脆把孩子架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16.jpg

一个手抚古老民族乐器的中年女演员,自弹自唱,歌声悠扬嘹亮,在粗犷中带有一丝伤感,特别打动人心。

17.jpg

我听不懂她唱的歌词,但我明白这声音一定来自山野,或许就来自喀尔巴阡山脉的深处,来自塔瓦尔河流过的田野。

古老的泰恩教堂火炬般的尖顶高高耸立,无形中成为舞台的背景。广场另一端,因宗教改革而被处死的胡斯雕像静静矗立,英雄的老人仿佛也在侧耳倾听,并且用温和的目光注视着广场上每一个人。在这一刻,所有演员、听众的心似乎都按着同样的节拍而搏动。这穿越时空的一幕让我深深感动,是神奇的音乐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人们联结在一起。

18.jpg

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是举世闻名的乐曲,也是每年维也纳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的压轴戏。而身在多瑙河之上聆听这首曲目,这种感受和体验是十分难得的。那天,我们坐船巡游多瑙河,耳边响起的正是“蓝色的多瑙河”。眼望多瑙河奔腾的流水和两岸旖旎的风光,耳听动人的旋律,我们的心也随着河水奔腾,伴着旋律起伏。此时,我才似乎理解了为什么奥地利人会将这首曲子视为第二国歌,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如此珍爱这首名曲。

19.jpg

在保加利亚的玫瑰谷,我们一早就来到玫瑰田,参加采摘玫瑰的活动。身穿民族盛装的女孩手捧面包和盐,站在田头,迎接来自远方的客人。小伙子们吹奏着古老的风笛和竖笛,走进玫瑰田,送上了富有乡土风味的音乐。

191.jpg

主人与客人手拉着手,踏着音乐的节拍,跳起了舞蹈,一起享受着玫瑰节的喜悦与欢乐。

192.jpg

在玫瑰节巡游的队伍里,我听到了更多带着浓郁玫瑰香味的音乐。鼓乐队敲打着小鼓,节奏短促欢快,就像激动的心在跳动;身穿民族礼服的铜管乐手吹奏起雄壮的乐曲,充满阳刚之气,传递了保加利亚男子汉的气概。

193.jpg

在中学生的队伍里,有个男孩旁若无人、兴致勃勃地敲打着圆鼓。他似乎忘记了周围的观众,完全沉醉在自己的鼓声之中。

194.jpg

  小学生们的歌舞表演,歌声稚嫩,情感投入,萌萌哒的样子博得了满街的喝彩,不少中国游客情不自禁,纷纷上前与孩子们合影。

195.jpg

在欢乐的人群里,我们竟然还听到了用中国唢呐演奏的中国乐曲。这熟悉的乡音让我们顿时忘记此刻正脚踏异国的土地。

行走在东欧各国,还经常能见到街头卖唱或演奏乐器的艺人。笔者打算将此类见闻另起炉灶,故在此一笔带过。

不时相遇的美妙音乐,让我走近了东欧的文化,也走近了东欧普通民众的心灵。

 

 

版权所有 © 2024 老教授服务网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2021014882号-1 技术支持 JZD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