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接来到老教授服务网

/

快乐养老

东欧随笔(下)

2016-12-23 10:23:38    作者:游记发布 加入收藏夹

写在《东欧随笔》之前

刘鸿模

     51.jpg编者按:刘鸿模是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退休教授,曾在安徽农村插队多年,毕业于该校人文学院文艺学专业,主要从事艺术理论、美学理论以及音乐美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2016年5月下旬至6月初,作者随上海市老教授协会组织的“东欧玫瑰之旅”旅行团,前往东欧7国进行了为期17天的游览,实现了他30年前的夙愿。东欧7国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归来后,他整理旅游日记与照片,回忆所走过的风景名胜与所接触到的风土人情,陆续写下了一组随笔,在此与各位朋友分享。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曾参考了同队出游的华东理工大学郑斯雄老师的“东欧半月巡游记”,在此谨表谢忱。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水彩画

     ——东欧随笔之十一

          

 

    今年三月,我参加了社区文化学校的水彩画班,跟随上海著名画家陈造容老师学习水彩画。记得还是在小学时,在少年宫绘画班画过一年素描,而在以后近五十年中没有摸过画笔。退休后重执画笔,可谓朝花夕拾,重温旧梦。头脑里有了水彩这根弦,也就会不由自主,一路关注起偶尔见到的水彩画,这恐怕也算是东欧之行的意外收获。

到波兰华沙的第一晚,旅行社临时调整住宿,安排我们住进了当地一家五星级宾馆。室内设施果然比较讲究。然而,令我眼前一亮的是,墙上赫然悬挂着两幅水彩花卉的复制品。一幅画的是白色矮牵牛,用笔细腻,上承欧洲花卉画的传统;一幅画的是红白相间的草本小花,逸笔草草,气韵生动。两幅画风格不一,但均敷色淡雅,疏密得当,浓淡深浅,水色丰润,原作或出于当地名家手笔。

 

 

111.jpg

112.jpg

在波兰老城广场,四周有许多售卖旅游纪念品的商店,而在广场东北角有数十排展板,上面陈列着尚待出售的美术作品,其中相当部分是水彩画。这些水彩画或画巍峨的皇宫城堡,或画老城的深巷小楼,或画我们刚刚走过哥特式的教堂,还有画的是手执利刃的美人鱼。这些画都达到一定的绘画水准。

归国后在网上查阅,才知道波兰的水彩画艺术十分了得,有为数众多的水彩画家,个个出手不凡,名闻遐迩。我轻而易举地就检索并下载了14位波兰水彩画家的作品。其中有一部电子书专辑名曰《波兰水彩画家笔下的华沙》。书中画面多似曾相识,大部分是我们曾经游历过的景点,看起来格外亲切。

113.jpg

在捷克的查理桥上,有多个出售绘画的摊点,其中也有水彩画。画的内容当然是就地取材,不是脚下流淌的塔瓦尔河,就是眼前古老的查理大桥。这些水彩画的技艺略差,与华沙所见的作品不可同日而语。每张售价高则150欧元,低则60欧元。

114.jpg

但是一旁画摊所陈列的一些人物水彩画倒还有几分传神,作画人具有一定的功力。如果是当场写生所作的话,那还具有一定的难度。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画家若没有几把刷子,还真不敢在查理桥上挣这份钱。其中有一张画的是一个来自亚洲的女孩。近年来,来布拉格旅游的中国人日渐增多。画摊作品中出现了这张东方面孔,也在情理之中。

115.jpg

在罗马尼亚布朗城堡外的广场上,我发现在一个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小亭里,也有待售的水彩画。画的是不同季节傲岸矗立的布朗城堡,春天绿茵笼罩,冬日白雪皑皑。这些画恐怕是原作的复制品,每张售价20罗马尼亚列伊,折合人民币30多元钱。看来还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116.jpg

回国后,用“捷克水彩画”主题词百度了一下,竟然没有跳出一条信息,倒有多条捷克美女画家用双乳作画的耸人听闻的报道。

罗马尼亚还是有不少水平不错的水彩画家,如德拉戈米尔·奥库卡、科尔内留·德拉甘,我还是很喜欢这两人的画风的。可惜,此次无缘见到他们的画作,只能在网上一睹其风采了。

117.jpg

 马背英雄

  ——东欧随笔之十二

        

在东欧旅游期间,看到了不少纪念性雕塑,有不少塑造的是骑马者形象。

马的身影早在西方冰河时期的史前壁画中就已经出现。在欧洲神话中,马给日神阿波罗拉着战车,巡游天宇,故也是日神的象征。而在基督教文化中,马是护卫耶稣的天国军士的坐骑,也象征着“基督的胜利”。在西方文化中,马还象征着勇敢、力量和迅疾,白马尤其得到人们的青睐。童话中的“白马王子”是每一个少女心中的期待。

    在骑马者雕塑中,马是一种艺术的符号,意味着战争、胜利与征服。在古代战争中,骑兵每每是移动最迅速、厮杀最凶猛的部队,常常如疾风暴雨一般席卷大地。在中国,也用“戎马”指代军队,有“戎马倥偬”“戎马生涯”的说法。“金戈铁马”“跃马横刀”“马革裹尸”“马上得天下”“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诸如此类,都是国人十分熟悉的与骑马征战相关的成语与名句。无论中外,战马总是与战士、将军乃至英雄如影相随。

 

121.jpg

骑马者雕塑,纪念的往往都是在本国、本民族历史紧要关头扭转乾坤的英雄或伟人。马背上的人物,总似高高在上,傲视天下,俯瞰众生。此类雕塑,往往马助人而得势,人借马而威武,人马聚合,浑然一体,彼此相得益彰。高耸挺立的骑马者雕像居高临下,总能营造出一种沙场征战的肃杀氛围,形成强大的气场,对周围空间产生控制或制约,让观者不得不仰而观之,肃然起敬。

华沙总统府官邸是修建于18世纪的拉齐维乌宫。宫殿前的骑马者雕塑是约泽夫·安东尼·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他是19世纪前后的波兰领导人、帝国元帅。亲王身穿便服,右手挥舞利刃,安详的神态中自有一番威严。坐骑三蹄着地,一蹄前抬,静中有动,显示出某种动感。

122.jpg

在布达佩斯城堡山上,位于马加什教堂与渔人堡之间,矗立着圣伊斯特万一世(约970—1038年)的骑马雕塑。公元999年,圣伊斯特万一世的父亲盖萨大公皈依天主教,并于次年在教皇西尔维斯特二世主持下为其子加冕。圣伊什特万一世是匈牙利第一个天主教国王,可谓是匈牙利国的建立者。骑在马上的圣伊什特万一世正襟危坐,双目前视,神情严肃。他左手执辔,右手持双十字架,象征着政教合一。此座雕像人正马亦正,尤其是人的躯干与马的四腿,都几乎呈垂直状态,传递出一种异常庄重、肃穆的气氛。

123.jpg

匈牙利布达皇宫的殿前广场,向东面对多瑙河。广场上耸立着一尊欧仁尼大公骑马的青铜塑像。他于1686 年率领匈牙利军队,击败了奥斯曼土耳其占领者,收复布达古城,是匈牙利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雕像无论是人抑或马,都造型精准,神态逼真,栩栩如生。青铜战马仿佛在行进中突然收住脚步,前蹄撑住地面。马上的欧仁尼大公上身微微后仰,双脚蹬紧马镫,左手拉住缰绳,右手挥动马鞭,英姿焕发,气宇轩昂,好一副英雄豪杰的气派。整个雕塑立于高高的基座之上,大公骑在马上,位置显得更高。抬头仰视,大公仿佛骑着战马行走于云霄之中,令人肃然起敬。

124.jpg

匈牙利英雄广场上千年纪念碑的群雕也是一组骑马者雕像。碑座上七位部落首领骑着雄健高马,风尘仆仆,远道而来,概括了当年马扎尔人从乌拉尔山以东迁移西来的艰辛历程。

125.jpg

    在索菲亚沙皇解放者纪念碑广场上矗立着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骑马塑像。保加利亚曾经受到奥斯曼土耳其人长达500年的统治。一直到19世纪俄土战争结束后,才获得了独立。高高的基座之上,亚历山大二世骑着高头大马,挺直腰杆,神态严峻,俯视着被解放的保加利亚大地。基座中层四周是一群骑兵将士的群雕,起着众星拱月的作用。

126.jpg

此次出游东欧七国所见到的骑马雕塑中,最为精美的当属维也纳英雄广场中的两尊。

其一是卡尔大公(公元1771 — 1847年)雕像。卡尔大公是奥地利帝国皇子,曾任奥军统帅,率领奥军多次击败法国拿破仑一世的劲旅。1809年,在奥地利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他指挥大军再次挫败了拿破仑一世的进攻。他的雄才大略,甚至赢得敌手的尊敬。拿破仑曾感叹,卡尔大公是自己曾经遇到过的最强的对手。青铜战马高高跃起,仅用两个后蹄着地。大公双腿弯曲,脚蹬马镫,稳稳当当地坐在马背上。他左手执辔,右手挥舞旌旗,头部向左侧转动,仿佛在呼唤身后的大军乘胜追击,表现出势不可挡的英雄气概。整座雕塑必定经过精确的力学计算,否则仅用两个马蹄将难以支撑数十吨的重量,以保持整座雕像的平衡。

127.jpg

    其二是欧根亲王(公元1663—1736年)雕像。欧根为意大利后裔,父母都为法国籍,他一生则都在奥地利度过,效忠哈布斯堡家族。自古英雄出少年,欧根19岁就随军出战,因作战十分英勇而得到利奥波德一世皇帝的赏识;24岁就因战功擢升为将军;29岁就晋升为帝国陆军元帅。他多次率领奥地利大军击败入侵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并且又曾长途奔袭,以少胜多,击败了入侵意大利的法国军队。欧根亲王雕像是奥地利皇宫中唯一一座非皇室成员的雕像纪念碑。这座雕像与卡尔大公雕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战马前蹄也是高高跃起,仅用后蹄着地。不同的是前者马蹄伸直趋前,动感更强;后者则前蹄蜷缩趋后,更具有力度和紧张感。欧根亲王几乎直立于马镫之上,岿然不动。他左手执辔,右手挥鞭,趋马向前,异常稳重坚韧。

128.jpg

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城堡门前的大摩拉维亚国王斯威托普卢克(公元870—894年)的骑马雕像也是一尊优秀的雕塑作品。雕像坐落在花岗岩底座上,高达近八米,系用生铁铸成,外表肌理十分粗糙,风格粗犷,有力地表现了征战的艰辛和历史的烽烟,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铁铸战马前蹄跃起,颈向后靠,似仰天长啸。国王斯威托普卢克上身后仰,头颅高昂,右手紧握长剑,高高举起,直刺苍天。我们走向雕像时,时近黄昏,夕阳斜照,映洒雕像,给雕像笼罩上一层柔和的暖光。在网上查询到,这座雕像近年来在斯洛伐克国内引起争议。由于雕像基座上写了“古老斯洛伐克人的国王”有人言之凿凿,认为此说毫无历史根据主张将雕像移出城堡大院,而有人则反驳,强调此人物可以通过客观的历史研究得到证明但雕像至今依然安然无恙,可见否定雕像的议论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

129.jpg

    这三尊雕塑共同的特点是都选取了马高高跃起而马蹄将落未落之际的瞬间。德国的莱辛早就在《拉奥孔》一书中就论述,高明的艺术家往往选择高潮到来前的瞬间来造型,以使静止的形象产生动态的效果。这三尊作品可以为莱辛的这一论述作注解。同团出游的华东理工大学贾为德教授是莱辛研究专家,对此颇有研究。

1291.jpg

    在上述三尊雕塑中,艺术家还都采用了让马跃起而呈现倾斜的状态。这是造型艺术中经常采用的静中生动的手法。造型艺术,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都只能表现事物一瞬间的情景,而且是静止不动的形象。为了静中生动,造成一定的动感效果,艺术家经常运用斜线式构图或者让所表现的物体呈现出倾斜的样子。记得阿恩海姆在他的《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专门谈到了这个问题,并作过详尽的很有说服力的论述。

1292.jpg

东欧各国有着如此之多的骑马者雕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背上的英雄业绩彪炳,籍由雕像而得到后世民众的敬仰和怀念。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记住马背上的英雄,也就记住了那段可歌可泣的民族历史,记住了那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民族正气歌。

仰望天国(1

     ——东欧随笔之十三

           

东欧城乡如欧洲各地一样,遍布教堂。这些教堂虽然不如意大利、法国以及英国的教堂那么声名远播,进不了世界十大教堂的排行榜,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普通游客了解西方的宗教文化,理解民众的宗教心理。由于地理位置以及历史的原因,东欧各国都有着不同的宗教派别,教堂建筑也因教派、地域和历史的原因而风格各异,呈现出西欧教堂所没有的格局。

在此次东欧七国巡游期间,我们到过大大小小多个教堂。有华沙的圣十字教堂、圣约翰教堂,克拉科夫维利奇卡地下盐矿的圣金加公主教堂,布拉格城堡中的皇家教堂,布达佩斯布达城堡的马家什教堂、佩斯的圣伊斯塔万教堂,罗马尼亚布拉索夫的黑教堂,以及保加利亚查雷维茨山上的皇家家族教堂、里拉修道院。至于路过或眺望的教堂那就更是多得难以计数了。

在东欧各地也能看到所谓的哥特式教堂。

 哥特一词原是指野蛮人,“哥特”风格亦指的是野蛮、粗犷的风格,最初带有贬义。因为在欧洲人心目中,只有罗马式艺术才是正统的古典艺术,后于罗马时代而出现的建筑只是一种为“哥特式即野蛮式的建筑。

然而,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随着哥特式教堂以及城堡建筑越建越多,越建越精良,这一词汇也逐渐由贬到褒,专指称中世纪后期的具有尖顶的建筑。

十一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而后逐渐遍布欧洲各地,十五世纪时达到了顶峰。

哥特式教堂一般内部具有相当高敞的内部空间,外部有高耸入云的尖顶,整体高度往往较高,动辄达百米以上。建得如此之高,自然是为的是表达基督教的理念,教堂是聆听上帝声音的地方,而上帝居住在天国,那里也是人的灵魂皈依之处。高耸的塔顶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了天空,引向了天国。

我们在布达佩斯多瑙河上见到了一处哥特式的教堂。

131.jpg

其建筑奇高,必然要防止倒塌。于是,中世纪的建筑师发明了一系列建筑技术来确保教堂高而不倒。

在室内,他们用运用尖拱券取代了罗马式半圆拱,用高大的柱子与柱墩来承重,在柱子上制成骨架肋拱,直达屋顶。

132.jpg

在室外,他们用飞扶壁与支墩来传递与承接屋顶与墙体的下压力与侧推力,并在支墩上也建有小尖塔。

133.jpg

由于有了柱子、肋拱和飞扶壁,墙体的承重力大为减轻,墙壁变得轻灵,于是就可以开设巨大的尖拱窗户,镶嵌彩色玻璃,让光线透过彩色玻璃射进室内,产生迷幻、神圣的效果。

134.jpg

教堂的平面,一般也采用十字形,以象征基督教的教义与精神。

135.jpg

教堂的外部建筑垂直高耸,塔顶高入云霄;内部空间则高大空旷,幽深邈远。无论在室外,还是在室内,都让人有一种告别喧嚣,远离世俗,迈向天国,走近上帝的超越、升华之感。

布拉格城堡内的圣维特大教堂为哥特式建筑,始建于公元929年,先后历经3次扩建,直到上世纪1929年才正式完工。这里是历代皇帝举行加冕典礼的场所,也安放着许多波希米亚国王的坟墓。

136.jpg

从教堂外部能看到耸立的塔楼和青铜制作的尖塔,能看到墙上巨大的尖拱形的镶嵌着金箔或彩色玻璃的窗户。同样是尖拱形大门的上面,可以见到异常精美的浮雕。

在教堂两侧,也能看到一排排支撑高大屋顶、墙体的飞扶壁与支墩。

137.jpg

    教堂内部空间十分高大空敞,两侧石柱高高矗立,尖拱券也随之高高隆起,屋顶肋拱纵横交错,构成一道道精美的弧形。

138.jpg

西侧墙面上巨大的玫瑰花窗呈现出精美的图案,据说它共用了两万七千块彩色玻璃镶嵌而成。这些都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的样式。

139.jpg

罗马尼亚布拉索夫的“黑教堂”建于公元1384—1477年间,是一座后期哥特式的教堂,混合了哥特式与罗马式的风格。公元1689年,布拉索夫手工艺人发生暴动,哈布斯堡王朝驻军无力控制局面,慌乱中点火烧城。结果“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教堂附近建筑着火,教堂的石墙被熏得一片灰黑,“黑教堂”也由此而得名。

1391.jpg

教堂钟楼为方形建筑,高六十五米,虽然不像传统哥特式尖顶建筑那样挺拔轻盈,富有向上的动感,但却呈现一种异常浑厚凝重的样式。黑色的墙壁也似留存了往昔的烟尘而愈显得严峻而深沉。钟楼的钟面绘有彩色图像,在灰黑色的墙壁中尤其引人注目。

 

1392.jpg

教堂外的墙柱上有多尊圣徒雕像,手法简练,神态生动。大门上方有多层尖拱券,呈现道道后退的弧形,既减轻了墙体厚度感觉,又起到装饰作用。

1393.jpg

教堂内藏有十七八世纪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壁毯和于1839年制作的大型管风琴。参观黑教堂那天,正逢下雨,进入黑教堂内,光线幽暗,气氛特别凝重,空气中也散发着陈年的旧味。

在罗马尼亚的布拉索夫圣尼古拉宗教学校附近,我们看到了一座东正教圣尼古拉教堂。这座教堂始建于1292年,改建于1594年,其屋顶并不是常见的带有洋葱形尖顶的样式,而是高高耸立的哥特式,周围几个较矮的尖顶簇拥着较高的主尖顶。教堂塔楼是十分敦实厚重的立方体,没有一般哥特式教堂那种轻盈挺拔的感觉。教堂前矗立着镶嵌花纹的十字架。

1394.jpg

仰望天国(2

     ——东欧随笔之十四

          

东欧诸国历来处在大国夹缝中生存,历史上曾多次遭到异族、异国的入侵,这使得有些教堂曾先后经历多次改建,建筑风格发生了极大的融合和变化。

布达佩斯布达城堡的马家什教堂始建于公元1255至1269年间。这座天主教教堂原为哥特式风格,在奥斯曼土耳其占领时改为清真寺,而在光复之后又恢复成了天主教堂。它最后一次改建是在公元18741896年间。在多次改建的过程中,教堂融入了土耳其风格、巴洛克风格、新艺术风格以及匈牙利的民俗风格,形成了现在形式多样化的格局。

141.png

在教堂外部,哥特式的白色塔楼巍峨挺拔,四周有尖拱形的立窗,最高一层有环绕塔楼的回廊,造型十分精致;塔楼最高处,白色尖顶装饰有一排排小石棱,高高向上,直指蓝天。

教堂的屋顶与众不同,镶嵌了彩色图案的瓷砖,很有世俗民间建筑的味道。尖拱券大门的门框石墙层层退缩,减轻了墙体厚重的感觉。

142.png

教堂内部绘满了金碧辉煌的图案,色彩十分厚重。

143.png

保加利亚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南部,南与希腊、土耳其接壤。在历史上,保加利亚曾被罗马帝国占领,又曾被奥斯曼帝国统治近五百年,所以其文化受到拜占庭文化和土耳其文化的很大影响。保加利亚著名的里拉修道院就体现了这种影响。

里拉修道院位于首都索菲亚南六十公里处,始建于公元世纪,现为大型的天主教建筑群,包括十一座教堂、二十座住宅楼,还有一座为二十二的防御塔。

里拉修道院的中央坐落着建于18341837年间的圣母升天大教堂,为拜占庭风格建筑。建筑上方有三个穹顶。正面柱廊有七个由石柱撑起的圆拱,柱廊上方有高矮不等的七个小穹顶。柱廊拱面与两边立柱均饰有红白或黑白两色条纹。这种条纹装饰是我们此番东欧七国游历所遇教堂中未曾看到的。

144.png

柱廊内部上方画满了形象精美、色彩缤纷的壁画。

145.png

保加利亚和俄罗斯都属于斯拉夫民族,两国历史和文化渊源深厚。俄语用的字母,就来源于保加利亚字母表,而两国的国教都为东正教。公元1877至1878年间,俄罗斯和土耳其两国爆发战争,最终结束了土耳其人对保加利亚近五百年的统治。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我们所看到的两个教堂都存留了俄罗斯对保加利亚浓重的影响。

在索菲亚,我们看到了著名的东正教教堂——以俄国沙皇名字命名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教堂。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公元1220—1263年)即诺夫哥罗德大公。他曾率领俄军击退了欧洲的一系列侵略者,1547年被东正教追封为圣徒。2008年,俄罗斯民众将他评选为“最伟大的俄罗斯人”。

这座教堂于1904年开工,1913年建成,建筑为拜占庭风格。四边青色的小穹顶,簇拥着中间最高、最大、贴有金箔的穹顶。钟楼高达五十余米,顶上也有金光闪烁的穹顶。教堂占地面积三千一百七十平米,内可容纳一万人。索菲亚高层建筑不多,往往在很远处就能看到教堂硕大闪光的金顶。

146.png

 在索菲亚街头,我们还看到了更具俄罗斯风味的圣尼古拉教堂。该教堂建于19071914年间,以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名字命名。教堂正门是一个有着绿色屋顶的门厅,石柱异常粗壮敦厚。教堂屋顶有四个稍小金光闪闪的洋葱形尖顶,中间有一个稍大的同样是金光四射的尖顶。东正教教堂的这种尖顶据说是从拜占庭教堂风格演变而来。这种尖顶提高了鼓起的基座,使尖顶更加饱满突出,成为东正教教堂的标志。

147.png

东欧近代所建的教堂每每呈现为新古典主义的风格,融古入今,有了新的风貌。

 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圣•伊斯特万大教堂始建于1851年,建成于1905年,以匈牙利第一位国王圣•伊斯特万一世的名字命名。这位国王木乃伊的右手藏于教堂内。

 教堂建筑为对称布局,两边有高耸的钟楼,中间有高达九十六米的穹顶。

148.png

 高大的穹顶显然来自罗马式教堂建筑。走进教堂内部,仰观穹顶,分外能感受其壮观与瑰丽。

149.png

教堂内部的精细装饰与其民族审美文化不无关系。

1491.png

 巡游东欧七国,遍访座座教堂,不仅可以读出教堂建筑的演变,读出宗教的精神理念,也可以读出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这让我们对东欧文化的理解有所加深。

仰望天国(3

  ——东欧随笔之十五

      

此次东欧七国之行,所到过的最具特色、最为神奇的教堂,莫过于波兰克拉科夫的维利奇卡地下盐矿教堂了。

151.png

地下盐矿教堂有多个,大小不等,都位于地下一百米左右深处。

地下的教堂没有精雕细凿的立面造型,没有迷幻多彩的镶嵌玻璃,没有高耸入云的尖顶,更没有气势恢宏的穹顶。

教堂内部的空间也远没有地面教堂那么阔大高深。最大的圣金嘉公主教堂,宽不过十八米,长不到五十四米,高仅十二米。

152.png

(注:此系网络照片)

圣十字小教堂的面积与普通的教室相去不远。

然而,地下的教堂却给人以震撼,引人以思索。

153.png

这座地下盐矿早在一千年前就已经开采,在没有现代机械的情况下,完全靠人力和少量的畜力开凿巷道,开采和运送盐石。生产条件之艰苦,完全可以想象。

地下巷道弯弯曲曲,岔路纵横,犹如迷宫。在没有电力照明的古代,巷道里仅仅靠几盏暗如星光的油灯,肯定是漆黑一片。矿工们在此日复一日地劳作,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暗无天日。

据说,被送下矿井的马,不再被送上地面,在此日日劳作,一直到死。由于马长期不见光线,最终双眼会完全失明。

154.png

那时没有电力升降机,矿工上下井要爬过数百级乃至上千级台阶,走过绵延数十公里长的巷道。没有风镐,没有电力传输带,全凭手中的铁镐、铁锹,一镐一镐地从石头中凿,一锹一锹地从地面上铲,然后再一车一车地推到主巷道。最后用人力加畜力的绞盘机,将盐石送到地面。

155.png

那时没有强大的电力鼓风机,地下的空气必定浑浊潮湿,侵蚀着人的肺脏与皮肤。巷道里一定弥漫着苦涩的盐味,无处不在,终年不散。

不仅如此,死神还躲在阴暗角落,时时加以窥探。井下有着不可预测的种种灾祸:巷道、工作面会突然塌方,地下水会汹涌流出,瓦斯会悄悄积聚,而后猛烈爆炸。在盐矿里,我们就看到了探测瓦斯的矿工雕像。干这活的一般都是经验丰富的矿工,他们手执长长的火球棍,在石缝中细细探测,一旦发现有瓦斯,就让其一点点燃烧殆尽,以避免积少成多,酿成大祸。

156.png

地下盐矿无异于人间地狱。

人在身处绝境,生命危在旦夕,孤独无助,无可依傍之时,恐怕是最容易走向宗教,接受神灵的。

于是,这才有了地下大大小小的教堂,有了简陋的祭台、简朴的神龛,有了雕塑得质朴,描绘得动人的耶稣像和圣母像。

157.png

看着地下的教堂,我不禁想到,当年曾在这里匍匐跪祷的无数矿工。他们常年不见天日,面有菜色;他们悲苦无助,终日劳作,年复一年。他们只能在这里虔诚祷告,祈求神灵的护佑,保佑自己日日平安。即使身在人间地狱,也渴求死后能脱离苦海,升入天堂,见到光明。不管能否如愿,这一点心灵的慰藉、一丝微亮的愿景,也许就能让他们熬过井下的艰难岁月,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

在这地下深处,远离地面,更远离天空的教堂,或许正是人与神灵相距最短,也最为亲近的地方。

徘徊在地下教堂,我忽然若有所悟……

158.png

(注:此系网络照片,盐石浮雕“最后的晚餐”)

  车窗风景

     ——东欧随笔之十六

            

此次东欧之行,走过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外加奥地利的维也纳。除了从匈牙利布达佩斯到罗马尼亚的布拉索夫之间乘坐的是夜行列车,我们其余都是乘坐大巴穿行于各国。

乘坐大巴,游走东欧,车窗外的风景也精彩纷呈。

无论走到那里,只要是晴天,从车窗向外看到的天空永远都是一片湛蓝,是一种在国内难得一见的洁净、透明、澄净的蓝色。没有粉尘,没有雾霾,空气清新,透明度很高。变幻的白云千姿百态,在湛蓝的天空中显得分外洁白、轻盈。空气透明,阳光也显得格外强烈,甚至有些刺眼。幸亏我的眼镜在阳光下能变色,否则长久地观望窗外,会难以忍受。

1.png

    在祖国的南方,眼下时节,油菜花早已花开残尽,开始结籽。可是东欧各国的纬度偏北,节气稍晚。窗外田野里的油菜正花开烂漫,嫩黄一片。和江南一带零星的油菜花地不同,东欧的油菜花种植面积浩大,往往从路边一直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有时车行十余公里,车窗外始终是黄色一片。

2.png

没有油菜花的田野,则往往是大面积的麦田,绿色的麦苗铺天盖地,无边无际。在绿色的麦田中,间或有一块块紫色的薰衣草田,紫色的小花连成一片,点缀了麦田,也调节了我们的视觉。

3.png

麦田中,偶然也能见到几株开得特别艳丽的红色鲜花。导游说,那是罂粟花。

在绿色田野里,有时还能看见奔跑的小鹿和野兔,看见路边树上的鸟巢,看见在蓝天飞翔的小鸟。有时路边是无边的绿色森林,大树挺立,枝繁叶茂,绿得如同翡翠。当地对环境的良好保护令人印象深刻。

在由捷克前往斯洛伐克的途中,路边矗立着一台台高大的风力发电机。机上有三根机翼,随风缓缓旋转。发电机远远近近,排列成行,绵延数十公里,蔚为壮观,也是他处难得一见的景观。

4.png

    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通往玫瑰谷的道路,尽在山中盘旋。刚刚雨过天晴,从车左窗户突然看见天边出现一道彩虹,车厢内顿时一片欢呼。

5.png

最美的窗外风景当数前往索菲亚南六十公里的里拉修道院的途中。大巴始终在山谷中穿行。山中云雾弥漫,林木葱茏。清清小溪,流水潺潺,不时出现在车窗两边。有的地方刚刚下过雨,溪水湍急,顺着山涧,倾泄而下,拍打着溪边的巨石。

6.png

此次我们共游历了七个国家,多瑙河就流经其中的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奥地利,以及保加利亚等五国。车行各国,多瑙河常常与我们相随,不时出现在车窗的左右。有时我们的大巴就从多瑙河的桥梁上通过。

7.png

    车窗外的多瑙河,与从岸上或在舟中所见又不一样,呈现多种风情。临窗边的多瑙河,时而河面宽阔,气势磅礴,时而河道狭窄,蜿蜒起伏;时而流水湍急,浪花飞卷,时而静静流淌,水平如镜,河面倒映着蓝天白云。

8.png

大部分时间,大巴都在乡间行驶,当然可以不时见到路边三三两两的农舍,大多是一幢幢独立的二层小楼,造型小巧玲珑。红色的屋顶和墙面,打点得清新洁净。窗台上照例都有姹紫嫣红的鲜花。

9.png

有一回,竟看到从乡间小路驶来一辆驴车。驴车跑得不紧不慢,赶车的农夫悠然自得。没想到在东欧农村还保留着这样的畜力交通工具。

91.png

    村舍边,田野中,常常会出现一座朴素的小教堂。即使再小的乡村教堂,一般也有传统的高高尖顶。在旷野中,这尖顶分外引人注目,似乎在召唤着周围的村民。

92.png

偶而,也能看到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式教堂,虽然只是一闪而过,但令人过目难忘。

93.png

在路边还不时能看到乡村墓地,白色的墓碑参差排列,洁白的小花撒满周围的草丛。

94.png

大巴进入都市,从车窗向外看到的是城市的第一印象。不同风格的楼宇建筑、穿梭行驶的轨道电车、装饰一新的商家橱窗,以及匆匆而过的路上行人,都让我们感到新鲜而好奇。

95.png

在华沙闹市街头,从车窗偶然瞥见路边一家商店的招牌,用红底白字写着大大的SEXSHOP”(性商店)字样。见多识广的中国游客已经不会为这样的店招而感到好奇了。

96.png

车过街口,更能看到伸向远处的街道和楼房,那是我们此次不可能到此一游的地方。

97.png

    正是透过车窗,我们看到了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标志,看到“义乌小商品批发店”,看到很多与中国有关的事物,总是不免为之惊喜。

98.png

因行程紧张,时间有限,我们不能前去参观布拉格的现代建筑“跳舞的房子”。但我们在车上来回经过附近两趟,透过车窗一睹这幢造型奇特建筑的风采,弥补了不能前去观赏的遗憾。从车上看,右边圆柱体建筑像彬彬有礼的男士,左边透明的建筑则像穿着舞裙的女士。两座楼紧紧连在一起,像一对贴身起舞的舞伴。

99.png

    车行东欧,车窗外永远有着看不完的旖旎风景,有着观赏不尽的流动画卷。

古城新人

 ——东欧随笔之十七

 

保加利亚的普罗夫迪夫是著名的古城。查到有篇文章,甚至将它列为世界十大古城之一,与叙利亚的大马士革、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希腊的雅典、印度的德里,以及中国的西安等古城相提并论。史学家发现,色雷斯人早在数千年前就曾来到普罗夫迪夫,古罗马人又曾占领过这里的土地。而从十四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又在此统治了近五百年。所以,这里有古罗马时代的竞技场、剧场遗址,并保留了很多土耳其文化的痕迹也就并不令人感到奇怪了。

普罗夫迪夫老城位于城市中心的山丘之上,保存了很多古老的建筑。城中的小路多用大小不等的花岗岩石块铺成,高高低低,坑坑洼洼,虽然并不平坦,但却保留了往昔的面貌,给人以真实的历史感。

1.png

古老的城门用大块粗糙而不规则的石块垒成,门上还保留着几个齐整的城堞。入口的石制圆拱与门框由于历史久远,损坏严重,已经用红砖加以修缮。

2.png

街道两边民居上层多凭借斜拱或支架向外凸伸,使得狭窄的街道越发显得逼仄。有的地方,相向的两栋楼几乎挨在一起,两户人家似乎从窗口便伸手可及。从地面往上看,空间狭小,简直有窄如“一线天”的感觉。

城内很多房屋的外墙面都被涂上了很醒目的枣红色、藤黄色、湖蓝色、草绿色,以及深灰色等,并且用白色勾边,显得五彩缤纷,很是夺人眼球。这些老屋当年都是贵族或者富商的府邸,如今不少已经辟为博物馆,供游客参观。

 

我们到达老城时,已近黄昏,暮色渐渐降临,街道上除了我们这些游客,人迹罕见。

然而,就在我们路过一个巷口时,突然看见一对盛装打扮的新人。新娘穿着枣红色婚纱裙,长裙拖曳及地;新郎穿着与新娘婚纱裙相同色系的衬衣、黑色绸裤,系一根黑色领带。新人身后跟着一个手捧相机、摇摇晃晃的摄影师,原来,他们在这里拍婚纱照。没有前呼后拥的亲友,也没有化妆师前后张罗,更没有摄影助理手拿反光板。就他们仨,看上去非常轻松,也非常随意。

    新娘堪称保加利亚美女,明眉皓齿,秀丽端庄,乌黑的长发盘卷在头上,露出几绺烫过的细波浪。新郎则平头短发,朴实敦厚。

众旅友看见这一对新人突然出现,不啻发现新大陆,顿时围上前去,长枪短炮、卡机手机一起开动,对准新人大拍特拍。新娘不嗔不怒,不以为然,大大方方,摆pose,露笑脸,或与新郎携手同行,回眸一笑。

    这对新人还真找了一个好地方拍婚纱照。这里,墙上的石块本来就大小不一,异常粗糙,再加上年代久远,表面满是烟尘,显得黝黑斑驳。如此背景,倒是相辅相成,将新娘衬托得百般娇媚,将新郎烘托得英俊爽朗。古城深巷由于有了这对新人的光临,顿时也变得鲜亮而有生气。

其实,这并非是我们第一次在旅游途中看到新人摄影。前一天,在保加利亚的特尔诺沃,游览查雷维茨城堡山,上山时,也见到了一对新人。看来选取古城名胜拍婚纱照或是当地的一种习俗。

也同当天一样,新人后面只跟着一个摄影师。新娘穿一身洁白无瑕的婚纱裙,长发披肩,手捧鲜花,笑容可掬。新郎穿黑色西装,系红色领带,精神爽朗,一脸欣喜。城堡残败不堪的废墟与新人青春靓丽的笑靥形成巨大反差,令人感慨顿生。

这里正是上下山的必经之路,人来人往,游人甚多。但是,一般游客似乎司空见惯,皆视而不见。只有中国游客见此纷纷按动相机。我在一边也迅疾抓拍了几张。

在游览普罗夫迪夫老城那天晚上,我们在一家设在百年老宅的西餐馆吃烛光晚餐。楼下大厅被一对新人租用,正举行婚庆舞会。走过舞会大厅时,我朝里面打量了一眼,发现宾客为数不多。众人围坐成一圈,新人、宾客就在圈内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我忍不住对准厅内拍了一张照片,灯光不亮,影像未免有些模糊。

走出餐厅,夜幕已经完全降临。古城灯火忽明忽暗,深巷小道分外幽静。

我们走过古朴的古城老街,又穿过繁华热闹的商业区,返回宾馆,简直就像穿越了古今不同的两个时代。

 服装秀(1

     ——东欧随笔之十八

           

服装,有人将其称为人的“第二皮肤”。早在“人猿相揖别”时,人类就开始穿上各种各样的服装。服装联结着各民族的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时尚,以及审美等各个方面,也是旅游中观察风土人情的一个的视角。

东欧的大街小巷,人来人往,能遇到无数当地的民众或者外来的旅游者,于是,也总能看到形形色色的服装,犹如看一场永不落幕的“服装秀”。

东欧诸国经济发展参差不齐,但无论穷富,所到之处,所见之人,几乎都衣冠楚楚,干净整洁,看不到衣衫褴褛者,即使偶尔见到的乞丐也穿戴得同常人无异。

正是入夏时分,白天气温已经升高,无论男女老少一般的标配无外乎T恤衫、牛仔裤。稍有不同的只是款式、色彩,以及图案稍有差异而已。这身穿着打扮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世界性的现象。在纽约,在巴黎,在东京,在上海,我们都能看到这类标配式的服装。这似乎在提示人们:各国服装文化的差异正在缩小,甚至趋于消失,全球化的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男女毕竟有别。女性尤其钟爱裙装,中外皆如此。夏季正是穿美丽裙子的最好季节,无论是喧嚣的闹市,或者安谧的古镇,都能看到穿着裙装的女孩,飘然而过。有的长裙及地,有的短不足尺;有的连衣及裙,有的下裙上衣;有的红艳如火,有的色淡若无。如此这般,形色各异。

2.png

遇到过一对情侣,两人的穿着恰似“红花还需绿叶扶”。小伙子T恤的绿色正好衬托了姑娘长裙的艳红。

3.png

    在保加利亚玫瑰节活动现场,一个貌似活动组织者的大妈令人印象深刻。她穿一身连衣长裙,裙上花纹皆为大花大叶,且花红叶绿,十分惹人注意。在玫瑰田和自助餐点,我两次见到了她,也记住了她这身打扮。她手持移动电话,大声指挥着现场一群男子汉,颇有点颐指气使的作派。这身满是大花大叶的长裙倒和她的领导派头十分吻合。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逐时尚,彰显个性,也是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在各国都市的街头,不时能看到时尚小伙、时髦少女招摇过市。他们的穿着打扮绝非普通标配,而是别出心裁,刻意与众不同。

华沙街头的一位小伙子长发及腰,身穿鲜艳的红衣红裤,手执红色雨伞,走过布拉格街头,自然成为一道风景,引得不同肤色的游客追着他大拍一通。

在波兰克拉科夫城堡,见到一位少女,身穿深蓝上衣,头发高高梳起,且编扎了几根小辫,就像戴了峨冠高帽,在人群中十分扎眼,很能让人想起东汉时“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的民谣,仿佛今日时尚只是对昔日的仿古。

服装款式与色彩的搭配,最能体现人的情趣和修养。在东欧各地街头,能看到不少穿着得体、搭配精心的男男女女。

华沙瓦津基公园的湖边,一个少女独坐台阶,她的围巾、上衣和裤子,从上到下都是一个色系,只是深浅有别。看似简单,却非常协调,一看就知道,这绝对是个对服色颇为讲究的“色彩控”。

 

7.png

而在捷克温泉小镇见到的这一对,穿着俨然就是“情侣装”。左边的女士上身是牛仔衣(因天太热系在腰间),下身是淡灰长裙;右边的男士则上身是蓝灰衬衣,下身是牛仔裤。两人可谓上下交叉,彼此呼应协调。

8.png

上面提及的那位时尚小伙子是红衣红裤配红伞。无独有偶,在布拉格老城广场,又看到一位女士是白衣白裤配白伞,看来都不是随意之举,而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搭配的。

看似不经意的小细节,实际却往往体现了穿衣者的修养与素质。在这种得体、协调、和谐的背后,是民众较高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是多年艺术熏陶的结果。

在保加利亚帕韦尔巴尼亚小镇一家古董店,店主是个胡子大叔,穿的那条俗称“西瓜红”的裤子实在是酷得很。那种红,不仅带有异国情调,而且与店门外墙壁的色彩很般配,甚至让人觉得处在这样的色彩环境中,就该穿这样色彩的服装。

在捷克温泉小镇的女店主,金发碧眼,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穿一身淡金色针织上衣,色彩恰与满头金发相接近。其他发色的人,若穿这身衣服恐怕就不会这般和谐。

在保加利亚索菲亚街头看到两个体态丰腴的大妈。俩人似乎都是职业女性,正好下班回家,一副中年人打扮,不艳不丽,沉着稳重,服装与年龄、职业相称。然而,其服色在稳重中又不乏变化与调节,并不显得单调和沉闷。左边的女士穿黑色短裙而配一件粉色上衣,加一条米色围巾;右边的女士则在深色长裙外套一件紫色长衫,搭配十分得体。

红色与绿色是对比色,这两种颜色搭配,对比强烈,不免有些刺眼,而且多少带有点土气,时下即使在中国偏远的山乡恐怕也难以见到穿得大红大绿的女孩。然而,就在音乐之都的维也纳,我却偏偏看到了如此搭配的一位女士。不知她是有心还是无意,乍看时,还着实让我吓了一跳。

但回过头来,又觉得这色彩搭配有些似曾相识,但究竟在何处曾经见过,也想不起来了。

归来后查了东欧诸国国旗,发现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国旗就含有这两种颜色。这位女士或许就来自这两个国家之一,其服装色彩与她所在的民族、国度的传统色彩密切相关。看来还是我孤陋寡闻,少见多怪了。上面提及的那位保加利亚玫瑰节上的大妈领导的花裙其实也是这两种颜色。

下图即为保加利亚国旗。

 

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即将开幕,届时,我们可以看到各国运动员的服装,其服色大多会取自各国国旗的色彩,意在以色彩来象征各自的国家。

还是孩子们的衣服最为亮丽、活泼。在华沙瓦津基公园,一队孩子正坐在湖边听老师讲话,服装色彩就像打开了的水彩调色盘,红红绿绿,深浅浓淡,煞是好看。

96.png

 服装秀(2

      ——东欧随笔之十九

          

东欧各地教堂密布,神职人员也不时可见。在机场、名胜之地或大街小巷,都可以见到穿着黑袍的僧侣。

在华沙老城街头,我就见到几个年青的神学院学生匆匆走过,其中两个袖口卷起,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背后的红墙映着黑衣,分外醒目。

在波兰的克拉科夫老城,当地教会正在举行“基督圣体圣血节”巡游。这不期而遇的活动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神职人员和当地百姓的穿戴。

迎面走来一队德高望重的老年僧侣,所穿的服饰宗教色彩明显。貌似简单,实质蕴含一定寓意。尤其是右首的教士,白衣黑领,单纯而庄重;蕾丝下摆与花袖,隐隐透出内衬的红色,单纯中不乏精细。身后几位则都是一袭金色长袍。在基督教中,白色象征圣洁与正义,而金色象征光明与神性。

 

肩抬耶稣像的教士的服装,蓝白相间,特别素雅,这或许是一套宗教礼服,只是在节日中才穿戴。蓝色意味着天宇,也是天国所在的象征。

 

3.png

手抱骷髅的黑衣教士,尤显恐怖意味。这里的黑色或是死亡、末日的象征;而骷髅或意味着末日的审判。

 

 

在游行的队伍里也有穿着二战时期军人服装的队伍,这或许是在唤起人们对战争与死亡的记忆,而呼唤世间永久的和平。

 

5.png

服装也是民族文化的显现与标志,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装样式与色彩偏好。

这次东欧之行的重头戏——保加利亚玫瑰节巡游既是欢庆的节日盛典,也是民族服装文化的展示。

刚在玫瑰田看到的花农又出现在的巡游队伍里,他们的服装充满了保加利亚的民族特色。男子上穿绣花白衬衫、深色马甲;下穿宽松长裤,腰系红色宽大腰带。年青女孩则身着绣花白衬衫、红色马甲;下穿红色绣花长裙,外系黑色绣花围裙。白、红、黑三色组合,简洁而又明快,民族风格浓郁。

 

大妈们的服装稍有不同。她们上穿绣花白衬衣,下穿黑裙,系红色绣花围裙。色彩搭配依然是白、红、黑三色组合。

 

  来自山区的男子汉身穿皮坎肩,背悬旗幡,腰缠宽腰带,绑铜制响器,彪悍强健,走路铿锵作响。

    穿着古罗马武士服装的汉子头戴护面头盔,身穿皮毛坎肩,脚蹬皮靴,肩扛长矛,走起路来掷地有声,不禁让人回忆起罗马人在保加利亚统治的漫漫岁月。

 

9.png

    一副军人打扮的小伙子也出现在巡游的队伍里,身背背包、钢枪,仿佛就要离家远征。二战已经结束七十年,受尽苦难的欧洲人的心里总还有着战争的梦魇,就连这欢乐的玫瑰庆典也依然保留着二战时的记忆。

 

    一个漂亮的女孩穿着民族盛装走来,脸颊粘贴着黑色的印记。不知道这是古老的民间习俗,还是标新立异。

在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与保加利亚的索菲亚,我们都意外地看到了当地民众在剧场前举行盛大社交活动的场景,那是难得一见的另一种形式的“服装秀”。

布加勒斯特歌剧院前广场,聚集了一群二十岁上下的青年男女,都身穿正式的晚礼服,神态拘谨,不苟言笑。男青年个个西装革履,颈上打领带;女青年则是拖地长裙,红蓝绿白,颜色各异,仪态万方。

看得出,他们似乎平时也很少这身打扮,所以还请了专业的摄影师在为他们留影。

    人群中也有一些年长者,似乎是他们的亲属,也在为他们拍照留影。有旅友猜测,这是当地的高中生们在举行毕业庆典。从年龄与场景看,似乎是这么回事。但由于语言不通,也未能搞清究竟。

在索菲亚的人民剧院前,我们看到了另一场社交盛典。参加者老中青皆有,也都是清一色的晚礼服。男士还是一律的深色西装,女士服装随年龄差异,款式较为多样,不像布加勒斯特歌剧院前的青年,全是曳地长裙。其中的年长者恐为当地社会名流或团体大佬,一副德高望重的样子,气度颇为不凡。依然不清楚这群人为何聚会。大家猜测,或是某个团体的周年庆,或是某一新剧的首演式,但还是不得而知。

虽然,不清楚这两场社交盛典的主题,但这两次偶然的机会,让我们一睹两国民众另一种生活场景和服饰打扮,让我们看到了东欧服装文化的另一面。

服饰,是观察异国文化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见微知著,对东欧诸国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有了初步的了解,加上其他见闻,也可谓不虚此行了。

  悠悠“弹硌路”

     ——东欧随笔之二十

          

儿时家住上海南京西路附近。南京路上有叮叮当当驶过的有轨电车,路上铺的都是十厘米见方的铁藜木。附近的马路,则大多是典型的“弹硌路”,铺的是花岗石或鹅卵石,走在上面高低不平,汽车开过会颠簸不已,乘车人也会不断吃到“弹簧屁股”。据说,上海早在开埠之前就已经有了“弹硌路”,而最多时,全上海有四千多条这样的路。

“弹硌路”是儿时难忘的记忆。每天上学、放学,我无数次地与小伙伴们打打闹闹地走过“弹硌路”。膝盖上至今留有几块小疤痕,那是被“弹硌路”凸起的石头绊倒而留下的纪念。清晨,穿木拖板的邻居踩过路面所发出的清脆响声,将我唤醒;入夜,夜归行人的皮鞋践踏石块所发出的橐橐声,伴我入眠。

忘了是从哪年开始,“弹硌路”渐渐消失了,大街小巷全部换成了水泥路、柏油路。平坦的路面齐整如切,来去自如,但我总觉得有些怅惘,若有所失。童年大半的记忆似乎也随着“弹硌路”的消失飘然而逝。

这次到东欧旅游,所到之处,几乎处处都能看到用石板或石块铺成的路面,有的与上海的“弹硌路”非常相近,踩上去尤感亲切,深藏已久的童年记忆也瞬间汹涌而出。

 

1.png

东欧各地的石板路或石块路大多比上海的“弹硌路”显得平整、划一。有的还铺成放射性的纹路,像水面荡起的涟漪,一圈圈向外扩散。

 

有的则是地道的“乱石铺街”,石块大小不等,形状不一,但是却又并不显得凌乱。由于石头的质感、色泽相近,路面有了一种多样的统一。

这种“弹硌路”抑或石板路、石块路是构成东欧各地老城、老街氛围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们和尖塔耸立的教堂、四通八达的广场、形态各异的雕像,以及浓香飘逸的路边咖啡馆,一起汇成了我们心中的东欧印象。

 

这一条条石板或石块铺成的路面,年代久远,早已是老城、老街历史与记忆的组成部分。

在这路上,走过当年的达官贵人,也走过无数不知名的草根百姓,走过满身甲胄的骑士,也驶过帝王披金戴银的马车。我们熟悉的那些人物,哥白尼、肖邦、李斯特、施美塔那、裴多菲、密茨凯维奇、居里夫人、卡夫卡、伏契克、齐普里安.波隆贝斯库……想必也一定踏过这样的路面,去教堂,去学校、去剧院、去市场,或者沿着这样的路背井离乡,远离祖国,甚至走向绞架,奔赴刑场……

走在这样的路上,仿佛在和他们同行,也仿佛在和历史对话。

 

 

记忆,本来就是一种意识层面的东西,极易随时间流逝而淡忘,而更会随着一代人的离去而消逝。所以,记忆,每每要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长久地保存和传递。“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这样的路都消失了,出现在眼前的都是现代的水泥路、柏油路,那么,还会有我们今天看到的欧洲的老城和老街吗?往日的历史与古老的文化,恐怕都会化作昨日的传说,变得虚无缥缈,无根无蒂。

 

8.png

可惜,上海的“弹硌路”已经无处可寻,据说,只有在“新天地”还保留了一小段。问九零后、零零后的孩子,什么是“石库门”?答曰:不就是“新天地”吗?若问什么叫“弹硌路”?恐怕连这个答案也没有了。以后,上海人或许只能去欧洲走一走“弹硌路”,好重温昔日的旧梦了。

 

食在东欧(1)

  ——东欧随笔之二十一

出现在海外最早、最多的中国元素,其实莫过于中国菜。曾读过的一份材料说,早年漂洋过海的华侨,在海外赖以谋生的行业最多的便是餐馆与洗衣店。无论走到哪,几乎都有中国餐馆。

此次东欧之行,开始众旅友还担心吃不上中国式的饭菜。有的旅友还未雨绸谬,从国内带了方便面、榨菜、干点,以防万一。没想到,自始自终,我们就餐的绝大部分都是正宗的中国餐馆。只是最后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两国吃过为数不多的西餐。次数不多,也正好改换一下口味,了解一下东欧的饮食。有些旅友带去的食物没有用武之地,最后有的原封不动带回,有的请大家帮助解决,以减轻负担。

到达东欧的第一站是华沙,吃的第一家餐馆叫“广东饭馆”。顾名思义,是家广东人开的饭店。里面的布置,颇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意味,饭厅有木雕隔窗,墙上悬挂中国字画。菜是六菜一汤,荤素兼备,味道差强人意,营养足够。只是服务员太少,上的米饭很快被饿极了的旅友一扫而空,半天不见再续。最后,出来了个头戴高帽的厨师,竟然是个洋小伙。看来,他学艺时间不短,已经将中国师傅所教的一套了然于心,一出手就是中国味。

1.png

以后所到的中国餐馆,基本都是这个格局,六菜一汤,荤素兼备,菜量足够,吃到光盘,人人能吃饱。荤菜有鸡肉、猪肉、牛肉以及鱼,素菜因地制宜,尽是当地所产的白菜、卷心菜、黄瓜、萝卜等。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的中餐馆,我们吃到了产于多瑙河的鲤鱼。游多瑙河,食多瑙河鲤鱼,也可谓应时即景,锦上添花了。

大致说,食材基本还是不错的,如果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监管到位的话,应该还是达到卫生标准的。至少,吃到的素菜没有农药之类的异味,肉类食品也较为新鲜可口。据导游介绍,我们每人每餐的标准是8欧元,折合人民币50多元。从就餐情况看,还是物有所值,价格还算合理。

2.png

中国餐一般都是围着圆桌而坐的合餐制,一菜上桌,众筷起下。西方则为分食制,一人一份。这次我们所到的餐馆,则是中西合璧,合而有分,既有中国合餐制的热闹,也有西方分食制的卫生。每道菜上桌,都有一个勺子,供大家舀取分食。这是一种很好的就餐形式,值得国内餐馆借鉴。

东欧的中国餐馆起名大多为“中国宫”、“北京餐馆”、“上海饭店”、“九龙饭店”、以及“东方饭店”之类,强调中国饮食的地域特色。开餐馆的老板中,我们遇到的有北京人、上海人、东北人以及福建人。各家餐馆还多少有点自身特色,如上海人开的饭店有地道的“白斩鸡”、“红烧肉”;东北人开的餐馆上了道“土豆炖牛肉”,肉酥味鲜,满口生香。

3.png

起先,大家还有些担心,怕这些中国餐馆入境随俗,为了适应洋人口味,而改变了中国菜的特色,搞得不伦不类,不中不西。但吃过几家后,这种担心全消。端上来的菜,基本上保留了正宗的中国风味。也许现在交通、贸易发达,能够买到正宗的中国调料;也许中国饮食深入人心,洋人恰恰喜好的就是这十足的中国风味,中国餐馆没有必要改变自身的饮食特色了。

我们所到的饭店,生意都还不错,除了供应我们的团队餐,还有不少老外散客也来就餐。这些中国餐馆除了供应一般的正餐,还供应价廉物美的快餐。下面是在布拉格“北京餐馆”外张贴的快餐菜单:

4.png

餐馆的中国老板或服务员看上去个个显得皮肤白皙、气色极好,都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这肯定得益于当地的环境,没有污染,食物也比较安全、健康。

布拉格“北京餐馆”老板是个上海人,穿一身浅色对襟唐装,看上去只有30来岁,一问后才知道已经51岁,来到布拉格已经25年。他称,在此生活,人际关系极其简单,除了天天在店里打理,也没有其他什么活动,与当地人也很少交往。经营上只要遵纪守法,也并不需要操太多的心思。近些年来东欧旅游的中国人逐渐增多,这也使得这些中国餐馆的生意也越发兴隆。同胞遇到麻烦向他们求助,他们也总是乐于提供帮助合服务。早于我们出发的旅游二团有个旅友不慎摔伤了腿,老板为他们四处联系,搞来了手推车,解决了一时之难。尽管后来这个旅友没买下车,但老板也没有太多怨言。

5.png

在捷克赫鲁波卡小镇,游览了白色城堡之后,我们来到一家名为“上海饭馆”的餐馆就餐,吃到了地道的上海风味的菜。饭后与老板闲聊,才知道男主人是北京人,女主人是上海人。他们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我们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大三本科生。女老板听说我们是上师大的老师,颇有些激动,马上要求与我们合影,当即用微信传给女儿。

6.png

女老板告诉我们,以前到这里来的基本上都是日本人、韩国人以及中国台湾人。近年来,大陆游客渐渐增多,他们生意有了很大的起色,花钱买下了现在这套很有气派的百年老宅,购房费用折合人民币200多万元。

这里到冬天气候寒冷,基本没有游客,所以只好关门歇业。利用这段时间,他们就回大陆探亲,但是回到中国已极不适应。冬季正是北京、上海雾霾最猖獗之时,于是,一家人往往只住两周就往回走。他们在此出生的二女儿就在当地读高中,那天也坐在店中,只是露着笑容看着我们,一言不发,也许她的中国话已经不甚流利了。

在斯洛伐尼亚的布拉迪科斯拉法那天晚上,因行程变化,导游临时找了一家中国餐馆就餐。这家餐馆的老板是福建青田人,照例的六菜三荤三素,包括红烧鸡块、乌贼鱼、猪脚爪、炖豆腐、青菜和卷心菜,味道也蛮合大家的口味。菜上完后,老板专门到各桌征求意见,并且拜托大家转告导游,今后多带旅游团队来自家饭店就餐。我们也作了个顺水人情,将老板的话转达给了导游。

和几个中国餐馆老板接触,老板们说来轻松,但其实个中甘苦冷暖或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远离祖国,远离亲人,在此独自打拼,其中必有许多难言之苦。语言不通,文化不一,他们一般难以融入当地社会,而长期离开中国,又和国内社会、文化产生种种隔阂。他们身份的归属恐怕就很成问题。在老外眼中,他们是中国人;在国人眼中,他们是华侨。特别是他们的作为“香蕉人”的子女,会遇到与父辈不一样的人生难题。当然,随着中国日益强大,这些在海外打拼的中国人有了更多的底气,也有了更多赚钱的机会。

在布拉格期间,正逢我与东华大学的朱月英老师、华东理工大学的韩佩华老师生日。导游刘导、朱导以及我们带队的卜团长、姚团长作了精心安排。晚上,在“北京饭店”就餐时突然推出了一个蛋糕,为我们三人庆生。众旅友为我们一起高唱生日祝福歌,场景十分感人。朱月英老师老师还不由分说,独自购买了四瓶葡萄酒请大家欢饮。回到宾馆,激动之余,我写下打油诗一首,发到微信,以示谢意:

海外逢寿辰,盛况冠平生。

共唱生日歌,举杯同相庆。

声声祝福语,浓浓旅友情。

长忆布拉格,难忘老北京。

 

7.png

 

食在东欧(2

    ——东欧随笔之二十二

在进入罗马尼亚前,导游就预告今后吃中餐机会或许不多,让大家有思想准备。其实,入境随俗,饮食文化也是各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吃几顿西餐,了解一些当地饮食习惯,也可增加一点见识,并无不可。

每日宾馆的自助早餐实际也是一种西式早餐。各国宾馆早餐,格局相似,大同小异。一般还是比较丰富的。照例有面包、蛋糕和各种点心,有咖啡、牛奶、红茶和橙汁等各色饮料,有水果色拉、蔬菜色拉,有火腿肠、生腌火腿片,有糖渍、醋渍的蔬果,有煎鸡蛋或煮鸡蛋,有通心粉,还有苹果、梨、香蕉、橙子、甜瓜等各种水果。虽然没有中国的酱菜、乳腐、白粥、油条和烧饼,但这样的西式早餐品种多样,营养丰富,是中国游客都能接受的。每天早晨,大家都大快朵颐,饱餐一顿,打好一天行走的底子。

  在罗马尼亚布拉索夫一家餐馆吃了第一顿西餐午饭,留有印象。郑斯雄老师的《东欧半月巡游记》记下了完整的菜谱,照抄如下:“前菜是汤和蔬菜色拉,主菜是鸡排配土豆泥,甜食为冰激凌。”记得汤内有蛋白和类似玉米渣的配料。据罗马尼亚导游伊凡娜介绍,这是罗马尼亚人常喝的一种汤。这种汤喝起来谈不上有多可口,但还不至于难以下咽。

11.png

  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吃的数顿西餐,主菜都是以肉食为主,不是鸡排,就是肉肠、肉饼,皆配以土豆泥之类,而且有的量还不少。如在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小镇一家餐厅吃的午饭,菜谱是前菜为土豆汤,主菜是鸡排配土豆泥,甜点是水果色拉。

12.png

  在普罗夫迪夫古城区一家设在老宅中西餐厅吃烛光晚餐,烛光摇曳,人影闪烁,情调别致。那晚菜谱是肉丸汤、肉饼、肉肠。盘中的肉肠还弯曲数道,摆出造型。一餐之中,连上两道肉食,且份量可观,记得那餐大部分旅友都没有吃完,弄得杯盘狼藉,甩手而去。

13.png

如此西餐,尝个一次两次,尚觉新鲜,连吃数顿,旅友便大呼吃不消。如此下去,要不了数日,肯定人人体重增加,血脂、胆固醇升高。好在旅程接近尾声,不久即可打道回府,重与中餐相遇。

烧烤,是西餐食物加工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布拉格老城街头,我们就看到烧烤铺,当场烤制硕大的猪腿肉,香味四溢,油声滋滋。食客要吃的话,店伙计就用利刃片下薄薄数片。

14.png

  在捷克温泉小镇,导游特地安排我们到当地一家颇有特色餐厅吃饭。主菜名曰“猪手”,其实就是一个大大的拷蹄髈,考得皮焦肉香,颇能引起食欲,但份量之大,两人分食一份,也无法吃完。但据说,当地的壮汉一顿可以吃下两个。另一道菜是烤鱼,挤以柠檬汁,十分酥嫩可口。同时配备的黑啤,醇厚甘冽,人人赞不绝口。

15.png

前往保加利亚往里拉修道院的旅途,尽在山道盘旋,两边流水潺潺,风景独好。中午我们就在一家溪边餐厅吃饭,主菜是当地特色菜拷鳟鱼。鳟鱼知其大名还是源于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鳟鱼》。歌曲活泼的伴奏音乐描绘了溪中的鳟鱼悠然自得的意象,歌词则告诫年青人勿成为轻易上渔夫当的鳟鱼。鳟鱼一般生活在冷水之中,故江南一带难以见到。餐厅呈半开放式,只有顶棚,没有围墙。边品尝拷鳟鱼,边欣赏周围美景,也是难得的享受。

16.png

17.png

在保加利亚的玫瑰谷,在当过“采花大盗”、看完玫瑰节巡游后,我们就来到了一家占地颇大的自助餐厅。这是当地玫瑰节组织者特设的餐厅,人造溪水边,有穿着民族盛装的青年男女表演民间歌舞。巨大的餐台上,摆放了数十种荤素菜品,任由游客自取。此外,有当场烧烤的肉食,有醇厚清凉的生啤,也有当地富有特色玫瑰酒。玫瑰酒呈玫瑰红色,有浓郁的玫瑰香味,度数不高,相当于一般的果酒。这里平时少有游客光临,而玫瑰节期间又人满为患。组织者采用这种大型自助餐的形式,也真是用心良苦。

18.png

  在东欧期间,每天来去匆匆,没有机会品去坐坐当地的路边咖啡馆,或尝一下当地的小吃,未免有些遗憾。在波兰克拉科夫老城,看罢宗教巡游,已是饥肠辘辘。看到路边小摊正在卖一种面包圈,香气浓郁,忍不住上前买了一个。这种面包圈看似柔软,实质坚硬,嚼起来咬劲十足,还是蛮香的。

19.png

尽管每天早上的自助餐都有水果,但总还是被当地各种时鲜水果所吸引。在旅游景区附近的水果店,价格往往不菲,但在一般超市或城郊水果店,价格并不贵。我们买过樱桃、蔓越莓以及香蕉等,这些水果都风味醇正,味道上佳。

最后数日,大家口袋里多少都有些没有花出去的当地硬币,于是不少人都买了冰激凌来品尝。

还要附记一笔的是,在东欧城市或公路加油站也能见到麦当劳、星巴克之类的美国快餐店或咖啡馆,但为数不多,远逊于中国北上广三地。


版权所有 © 2024 老教授服务网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2021014882号-1 技术支持 JZDSH